首页 > 评论频道 > 论见 > 正文

巩固脱贫成效 还需戒骄戒躁

2020-12-02 10:06:00 来源:鲁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评论投稿邮箱:pinglun@sdnews.com.cn

  近日,贵州省宣布最后9个贫困县脱贫摘帽,标志着国务院扶贫办确定的全国832个贫困县全部“清零”。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扶贫工作捷报频传,脱贫事业稳步推进,各地扶贫干部在数年的辛勤付出得到了广泛肯定,但贫困县“清零”并不意味着扶贫工作清零,脱贫成效还需持续巩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完成脱贫攻坚任务,要避免浮躁情绪,坚持目标不变、靶心不散。当前,脱贫攻坚已进入巩固脱贫成效,扩大脱贫战果的收官阶段,扶贫干部要戒骄戒躁,紧扣工作任务,压实责任链条,构筑长效机制,以扎实的作风、严谨的作风不断巩固脱贫成效。

  戒娇兵心态,紧扣工作任务。巩固脱贫成效既不能急于求成更不能消极怠工,扶贫干部要戒除娇兵心态,全面总结脱贫经验教训,围绕潜在问题想办法,针对薄弱环节出主意,紧扣决胜脱贫攻坚的宏观目标,列出巩固提升的微观时间轴,为冲刺阶段画好作战图。同时,要树立“为民造福”的政绩观,扎实走好扶贫最后一公里,在既定计划中严格贯彻落实各级方针政策,夯实民生基础,扎实完成自选动作;在特殊情况下发挥主观能动性,主动解决群众困难,出色完成脱贫攻坚的自选动作。

  戒浮躁情绪,压实责任链条。随着贫困县的清零,扶贫工作重心已经从显性的脱贫摘帽全面转向隐性的巩固提升,而这更考验扶贫干部的责任感。扶贫干部要戒除浮躁情绪,就需压实责任链条,做到脱贫不脱责任,打破时间限制,打破人员限制,持续凝聚各方攻坚合力。2020年不是工作的终点年限,要打破时间限制,将责任时限外延,确保精准帮扶的持续性和政策的持续性。脱贫责任不仅是个人的责任更是一个部门、一个行业的责任,要打破人员限制,将责任压实到具体的行业部门,防止因人员变动而造成政策落实和精准帮扶的“空档期”。

  让群众监督,构筑长效机制。“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广大人民群众就像无处不在的“探头”,时刻见证监督着脱贫攻坚的进程,扶贫干部要开门纳谏、广听民意,让群众有监督渠道,有反馈平台,为构筑脱贫长效机制厚植群众基础。要强化信息公开,用好公示公告,及时公布产业收益、危房改造等信息,主动接受群众监督。要畅通监督渠道,建立电话热线、网络平台等多种反馈渠道,鼓励群众主动反馈信息,让敷衍心态、糊弄行为无所遁形,确保脱贫攻坚经得起实践和历史的检验,兑现好党对人民的庄严承诺。(文/刘琦)  

责任编辑:罗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