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评论频道 > 论见 > 正文

【地评线】鲁网网评:握好“接力棒”,乡村振兴“再出发”

2020-12-29 10:19:00 来源:鲁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评论投稿邮箱:pinglun@sdnews.com.cn

  回望渐渐清零的2020年,既是抗击疫情,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的一年,又是决胜脱贫攻坚,确保困难户“两不愁三保障”的一年。此刻,号角嘹亮,我们已经看见胜利的曙光;此刻,战鼓擂擂,我们准备迎接全新的挑战。但是,脱贫不是终点,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永不停歇。

  回望过去,不要忘记为何选择出发。五年前的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强调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彼时,中国脱贫攻坚形势严峻,脱贫目标艰巨繁重,脱贫攻坚任务项项困难。我们的党和政府通过驻村工作队、结对帮扶等形式攻坚克难,党员干部个个争当奉献者、奋斗者,奋力夺取脱贫攻坚战役的胜利。如今,越是胜利在望,我们越是要记住初心使命,弱化“兜底思维”,要从根本上确保贫困百姓能力得到提升,激发其内生动力,实现自主致富。
  立足当下,不断反思哪些需要完善。2020年是决胜脱贫攻坚之年,纵然发生了新冠疫情,但是在党的领导下,在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我们依然如期夺取了实现全部贫困县脱贫摘帽的伟大壮举。但脱贫摘帽不等于全部困难群众都脱贫,如何啃下重点困难户这块硬骨头还需要群策群力,共克难关。这要求我们立足现实、动真碰硬,真真切切开展工作,确实把每个扶贫政策、脱贫举措都坚持开展、不断完善,坚决不干形式主义、虚假脱贫、数字脱贫的事情。
  放眼未来,提前计划怎样振兴乡村。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监管。2021年恰逢建党一百周年之际,怎样绘好乡村振兴工作的路线图、立好乡村振兴的风向标是我们急需考虑的问题。实现乡村振兴,不仅要积极学习借鉴在扶贫工作中收获到的有益成果,更要因地制宜,借助地方特色走出发展道路。面对新的历史时期、新的发展目标,以及新的工作要求,我们必须摆脱以往的帮扶思维,尤其不能躺在脱贫攻坚的成绩簿上睡大觉,“走下舞台,一切重来”,在新的节点上重新扬帆,系好扣子、绷紧神经、提高警惕,以最佳状态迎接挑战,坚持在干中学、学中干,以实际成效赢得人民认可。(文/郭静)
责任编辑:刘胜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