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别保健品虚假宣传 警惕消费陷井
投稿邮箱:lwpinglun@126.com
作者:石丹丹
虚假宣传或误导性宣传,明示或暗示保健食品具有疾病预防或治疗功能正是不少保健品向消费者推销的“卖点”。中国消费者协会在做关于2018年上半年全国消协组织受理投诉情况分析中指出,老年(保健品)消费者权益受损的案件依然高发,一直是投诉的热点和难点,部分经营者的行为已经不是普通的民事纠纷,而是违法犯罪。当然,受害的消费者不仅是老年群体。(《新京报》12月27日)
近日,一篇来自医学科普平台丁香医生的推文,将权健集团有限公司推至风口浪尖。如今,不论广播电视,还是报纸网络,保健品广告铺天盖地,减肥、降糖、增高、提智、补钙、抗癌等等,保健品几乎无所不能。许多该去医院找医生开药治疗的慢性病或者疑难杂症患者,被广告忽悠长期吃保健品;而一些本来健康,无需服用保健品的青少年,却总在补脑补钙。保健品在百姓生活中扮演的角色多重而混乱,让人摸不着头脑。
实际上,保健食品虚假夸大宣传,正是不少保健品向消费者推销的“卖点”。一些保健食品生产经营企业为牟取暴利,利用报刊、电视等媒体的广告大肆夸大产品功效,误导消费者。产品说明书和标签不按批准内容印制,擅自增加保健功能,扩大适用人群,变更食用方法和食用量,甚至故意混淆与药品的界限,误导消费者。专家表示,保健食品是食品的特殊种类,不能代替药品,不含全面的营养素,不能宣传疾病治疗、预防作用。
如今引爆公众关注的权健正处于舆论的风口浪尖,市场监管总局也发布了要加强保健品企业营销行为管理的公告,希望相关部门能够以此为契机,以权健为典型,对保健品行业来一次严厉的整顿。而广大消费者,特别是中老年朋友,切勿听信将保健食品比成灵丹妙药的虚假夸大宣传。其次,要通过正规的渠道购买保健食品,不要到无《食品经营许可证》的经营场所购买。消费者要提高警惕,增强辨别能力,索要正规的销售凭证,切忌通过非法的传销和会议销售等途径购买保健食品。
- 【地评线】鲁网网评:短视频要“常管理”2020-10-23
- 预防保健品诈骗还需“首尾兼顾”2020-01-15
- 年轻人要谨防被保健品套路2019-11-22
- 全民健身,健康大家2019-09-16
- “关爱”是老人最需要的保健品2019-08-02
- 保健品市场为何瞄准老年群体2019-05-14
- 老年消费,不是只有保健品2019-04-19
- 保健品市场乱象何时休?2019-03-21
- 对“保健”市场必须一查到底2019-01-18
- 保健品闹剧“何时休”2018-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