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评论频道 > 论见 > 正文

公车改革切忌成为官员的“盘中餐”

2014-02-25 13:50:00 来源:鲁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评论投稿邮箱:pinglun@sdnews.com.cn

  投稿邮箱:lwpinglun@126.com 

  作者:刘洛妍

  有公车被内部人士低价买走;有地方虽经拍卖程序但不公开,存“暗箱操作”;多地发放车贴被指“变相增加干部福利”。

  众所周知,2013112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更是印发《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要求取消一般公务车。党的十八大更是明确提出,反对腐败、建设廉洁政治,是党一贯坚持的鲜明政治立场,是人民关注的重大政治问题。这深刻反映了我们党对反腐败斗争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的进一步深化,充分彰显了我们党坚定不移反对腐败的政治立场和政治决心。   

  随着五粮液集团的“首当其冲”,一拨又一拨的公车拍卖掀开了公车改革的“疑云”。然而仅五粮液集团就拍卖了多达300多辆的公车,而且还有两辆豪华悍马,浪费之大令人咋舌。而沈阳一个区的公车拍卖中,类似起拍价达68万元的进口豪华越野车也浪费惊人。   

  据报道,今年初以来,是一些地方公车拍卖的集中处置期,公车处置拍卖收入为公车消费“明显减负”。然而,调查发现,不少地方的拍卖也暴露出了问题。如有的区县公车淘汰后,廉价落入内部人员手中;有的起拍价定得太低,虽然走了拍卖程序,但是不对社会公开,有暗箱操作的嫌疑;还有的缺少相关服务,不仅竞购者不能试乘试驾,有的就在外日晒雨淋,轮胎瘪了无人管,导致市民想买不敢买,实际上是变相国有资产损失……   

  其实,人们质疑公车拍卖的关键在于,也许不少竞拍者是原车辆使用者,很吸引公众眼球。人们怀疑有官员,表面上是在搞拍卖,实质上在搞分车福利,从而造成国有资产流失、制造社会新的不公平。 

  诚然,作为杜绝“车轮腐败”的一个环节,公车拍卖是必要的。公车拍卖的最终目的,也是减少公车浪费、节约公共财政,扭转领导干部的特权意识和特权思维,真正为公共利益服务。但是否此次公车拍卖是打着“拍卖”的幌子,实则进行着“换汤不换药”的分车福利?这些还尚待有关部门给予公众一个合理的解释。   

  笔者认为,取消一般公务用车是好政策,应当受到舆论的高度肯定,可收回的公车去向还是应该拿捏适当,切忌“忽悠”老百姓。只有给公车改革每个环节的工作都建立制度保障,让其在法制化、规范化的轨道上运行,才最终能不辜负广大民众。 

责任编辑:鲁珊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