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评论频道 > 论见 > 正文

“公车标识”还是贴地太委婉

2013-11-26 15:38:00 来源:鲁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评论投稿邮箱:pinglun@sdnews.com.cn

  投稿邮箱:lwpinglun@126.com 

  作者:谢伟锋

  湖南省岳阳市纪委获悉,岳阳市在给4000多辆公务用车安装卫星监控系统后,推出公车改革新举措,给所有公车张贴统一标识,便于群众监督。(11月25日 《新京报》)

  公车本来的使命是服务大众的一种交通工具,如今却模糊成服务政府的定义,还衍生出这样那样的特权现象。“屁股底下一座楼”,这是群众对公车的形象比喻。据财政部2011年初公布的数据,目前我国每年公务用车购置费支出增长率在20%以上,年公务用车消费支出超过1000亿元。而到现在,公车私用、超编配备公车等问题至今依然没有很好解决。

  反对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这是顶层设计者给民众的基本承诺。围绕这个支撑点,公车庞大消费也成了众矢之的。其实民众对于公车作为庞大的食利群体已颇有怨言,这也产生了像广州欧伯样的民间公车监督员;同时作为政府部门也积极回应,比如宿州市委书记张曙光就曾亲自上街查抓违停公车。

  一个交通工具几乎成了全民运动的讨伐点,这个太具有社会转型期中的讽刺写照。公车私用按理来说最起码应是“打枪的不要”般的低调,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却有种法不责众的嚣张。尤其是过年过节的时候,就更成了权力狂奔的重灾区。还衍生出到了目的地“领导下车走,公车打圈跑”的反监督行为。其实之所以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的重要原因,就是公车缺乏明显标识。

  北京一小学生建议给公车挂上红色的车牌,童言无忌倒出了很简单的道理:完全可以从外观上入手,进行肉眼甄别法。但是这招却不被有关部门认可,这其中的原由也恐怕是见仁见智。这次岳阳市能够用贴公务车标识的办法,也算是“一小步”。然而看到新闻中的这些公车标识,让人感觉其尺寸相当“委婉”,估计跟碗差不多大小!不管贴在哪里,都很难产生抓人眼球的效应,尤其是在车辆飞驰而过的情况下。

  笔者认为应该像出租车一样,在车门打上醒目的标识,而且标识打的越多越好。公车私用泛滥成灾的原因,就是官员图个气派。在当下靠什么自觉、道德来约束公车私用,那绝对是种笑话。只有先把公车搞成公车的样子,在外观上就断了这些人的念想,同时能给予广大群众更多监督举报的途径,这才能打蛇打到七寸。

  但是可悲的是,很多像司法、公安、法院等标识已经相当明显的公车,却照样逃不开工公车私用的“魔爪”。隔靴搔痒式的教育,罚酒三杯式的惩戒,反倒笃定了公车私用者的信心和决心。打痛这些手伸过长者,让这些浪费公帑之人付出大的代价,才是杜绝公车私用的最根本要义。而把公车标识再贴大贴多些,也是让这些人的脸皮变薄的无奈之举。

 

责任编辑:鲁珊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