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评论频道 > 草根 > 正文

政府公共服务须有边界

2020-04-20 10:06:00 来源:鲁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评论投稿邮箱:pinglun@sdnews.com.cn

  作者:于桂君     

  部分地方政府开通了12345服务热线,以方便市民记忆、提高服务效能,在帮助群众解决合理诉求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一些地方依托12345政府服务热线平台,以“接诉即办”机制为抓手,撬动基层治理大变革,取得了不错成效。但是,某镇12345热线的工作人员反映,有的村民被蜜蜂蜇了也拨12345,这时政府热线接听人只好劝其自己去医院。又比如,有的村民田中有水流不出去,原本自己用铁锹铲几下土就可以解决问题,也拨12345请求村干部为其解决。当政府有关部门拒绝为其提供时,诉求人就表示不理解、不接受、不满意。 

  政府公共服务并非无底线、无限制的提供一切服务,所谓“公共”正在于其服务范畴和内项的集体性、普惠性与群众性,由政府法律条文等赋予了权限与内容,超出政府管理、负责以及承担的范围,定然不在“公共”二字定义当中。而部分群众的观念中已然出现自我责任和政府责任的边界错位,在行动中表现出“等靠要”“好吃懒做、赖天赖地”“自我利益为大”“自己不去解决,坐等政府帮忙”等倾向。 

  让政府公共服务回归合理健康轨道,还得加强对相关群众的教育引导,梳理政府公共服务与群众个人权利的边界与框线,莫混淆了两者之间的“楚河汉界”。要知道,政府公共服务必须要用在“刀刃上”,为基层社会治理和服务体系发挥作用和积极效能,才能极大增进地方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同时确保服务成果成效的公平性、公正性,而不能因“会哭的孩子有奶喝”破窗了公共服务的原则坚守。 

  无规矩不成方圆,政府公共服务无边界不成圭臬。说到底,还是要厘清政府公共服务清单,并配置于相应法律执行条款及细则,做到公共服务“姓公”有法可依、有据可循,增强政府工作人员履职尽责的信心和定力。 

   

   

责任编辑:罗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