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无我”之境界担当“为民”初心
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和初心使命。年轻干部无论是立身处世还是从政干事,首先要解决好“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的问题,不断追求“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精神境界,心无旁骛地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努力奋斗。
找准自身定位,明白“我是谁”。作为一名公务员,无论在什么场合,身处什么情境,首先要明白自己的第一身份是公职人员,要坚守忠于人民的初心,真切地为人民办实事办好事,用言行举止做好人民的好公仆;其次,要永怀求真务实的匠心,在平凡岗位兢兢业业、脚踏实地,练就过硬本领,将业务学精、学细、学实,真正做到细致、严谨、专业;再者,要践行廉洁奉公的清心,用责任担当鞭策自己,用典型案例警示自己,自觉牢固树立拒腐防变的思想意识,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绘出称职公务员的精准画像。
明确奋斗方向,牢记“为了谁”。从“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到“我将无我,不负人民”,再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共产党人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的最高位置,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作为基层干部,要永葆为民初心,厚植为民情怀、站稳人民立场,积极深入田间地头、街头巷尾,从点滴小事入手,从细枝末节发力,多角度多方式了解群众的民情诉求,排解群众的忧难,让人民群众发自内心的“满意”。为人民忘我奉献,用心用情用力做好走心、贴心、暖心的大实事大好事,用“辛苦指数”换取群众的“幸福指数”。
发扬奉献精神,坚定“依靠谁”。“人民是我们执政的最大底气”,我们党要做到长期执政,就必须永远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同人民群众想在一起、干在一起,风雨同舟,同甘共苦。当前,我们处在一个更加复杂、开放、多变的环境中,面临各种意识形态、价值观念和思想文化的冲击,唯有矢志不移地坚持讲奉献、有作为,牢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才能保持党风正、民心顺,才能让党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源源不断地获得力量之源,筑牢执政之基。作为一个党员干部,要树牢无私奉献的观念,时时想到国家,处处想到人民,把自己的理想同祖国的前途、自己的人生同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扎根人民、奉献人民,在新时代的伟大实践中大展身手大有作为,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文/李清宇)
- 找准“发力点”激发深化改革“新动能”2024-07-29
- 学好党史“常修课”,当好群众“贴心人”2024-05-21
- 在学史力行中“三行基层”2024-04-18
- 悟“雪”之“三气” “筑”起人民心中的“温暖壁炉”2023-12-15
- 让城市插上“文化”的翅膀2023-11-28
- 枫桥经验的精髓:永远把群众放在C位2023-11-20
- 以“三心”炼“三力” 绽放青春色彩2023-10-31
- 以“三力”燃起基层干部内动力2023-10-26
- 用调查研究提升政务服务工作实效2023-10-12
- 新时代的青年干部要做到“五味”俱全2023-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