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评论频道 > 论见 > 正文

幼儿园大班“空巢”背后的“抢跑”之殇

2018-07-04 14:44:00 来源:鲁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评论投稿邮箱:pinglun@sdnews.com.cn

  投稿邮箱:lwpinglun@126.com

  作者:褚文静

  7月上旬,各小学将陆续发出新生入学录取通知书——又一批小豆包们走出幼儿园,迈进人生新的阶段。然而事实上,不少孩子早在半年甚至一年前就已经离开了幼儿园,为上小学开始了漫长的准备期,有的幼儿园大班甚至出现“空巢”现象。(澎湃新闻)

  按理说,小学才是义务教育的起点,也是孩子们学知识打基础的重要阶段。但在当前兵荒马乱、纷繁复杂的各种教育压力之下,超前学习似乎在家长间成了一种“共识”,认为“学前班教得多,上学之后能够跟得上。”于是很多家长带着孩子未到起点就已经开始“抢跑”,以致幼儿园尚未结束,“战争”已然发动。

  其实,幼儿园大班“空巢”现象的背后的是家长集体焦虑下的“抢跑”之殇。拔苗助长的故事人人皆知,道理人人都懂,可运用在自己孩子身上的时候,家长却又开始“关心则乱”。“幼升小之前,是学还是玩?”成为摆在很多家长面前的难题。一方面也想要素质教育,让孩子身心健康发展,不想对孩子“步步紧逼”。另一方面却又把“起跑线”看的很重,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被其他孩子甩在后面。于是随着“起跑线”的不断前移,家长在矛盾的选择中陷入焦虑无法自拔。

  特别是随着其他家长的“行动”,也开始想要让孩子“拼一把”,孩子也开始变得很“忙”,忙着学生字,忙着学单词,忙着做算术,更有甚者恨不得把小学的知识全部在幼儿园里学完。“超前教育”成了常态,无形的“起跑线”也困住了我们的家长,把孩子本应拥有的“金色童年”变成了“灰色童年”。

  爱玩是孩子的天性,而幼儿园的特点就是“寓教于乐”,以“玩”的形式,让孩子兴趣盎然的参与学习,轻松愉快的掌握知识,从而潜移默化的让孩子动手、动口、动脑能力都能得到提升,过早剥夺孩子“玩”的权利,只能是扼杀了孩子的童真和兴趣。上过学前班,或许在初入学的时候,能跟上进度,有“优势”。但学习重复学过的东西,孩子还会有兴趣吗?况且,对于在学前班中死记硬背,一知半解的知识,也很容易造成孩子“我都懂,我都会”的“假象”,而让孩子学习的“专注力”下降。所以对家长来说,更应该把眼光放长远,不要因为一时的“泡沫优势”而毁了对孩子来说最重要的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能力。

  不得不说,避免“抢跑”,还需要有裁判的“红牌”,对于超前教育和教师私自加快教学进度的行为要进行严格监督管控;而对于违规“炒作”,将衔接教育“无限夸大”的民办教育机构更是要严肃处理。只有让辛苦的家长和孩子“抢跑”的“脚步”放慢下来,我们的教育才能早日回归到本来的样子。

责任编辑:宋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