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山东|去农村!碰触那“稳稳的幸福”

2020-06-22 10:25:00 来源:鲁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评论投稿邮箱:pinglun@sdnews.com.cn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讲了一个“金扁担”的故事,引发了大家深入思考。近期,央媒持续关注山东农业农村发展,一篇篇报道生动展示了广大农民用勤劳双手创造的新生活,也见证着近年来我国一系列农村改革举措落地见效的成果。走,去农村,从农业现代化、环境美如画、扶贫社会化中碰触那来自广袤土地上“稳稳的幸福”。

  幸福来自“镐锄镰犁”升级换代后的“金戈铁马”。“三夏”大忙时节,农机“会战”在各地不断上演,“只见农机不见人”的景象成了现实。这背后,是农业生产机械化智能化水平不断提高,已经从传统的“镐锄镰犁”升级换代到智能化的“金戈铁马”。从智能插秧、灌溉,到无人机植保,再到一体化收割,既降低了劳动强度,更提高了生产效率,也保证了农产品质量,让农民的“金扁担”挑得越来越好。农业农村部部长韩长赋在今年两会“部长通道”回答记者提问时,用四句话给大家吃了一个“定心丸”:“粮食连年丰收,库存比较充裕,口粮绝对安全,饭碗端在手里。”正如近日新华社一篇报道所讲述的故事:出生于1955年的山东一农民取名“李存良”,“原来存粮,是因为缺粮;现在咱国家不缺了,也就没必要存粮。”因为有强大的保障,“李存良不存粮”了。这样的幸福,稳了!

  幸福来自告别“晴天土雨天泥”感受“四季花常开”。古槐、白鹭、青蛙相伴,一边是郁郁葱葱的森林,一边是翻滚的金黄麦浪,住在民宿中的游客悠闲而自在。这是山东一村庄的发展一景。这样的景象并不是个例,农村的变化日新月异,能够使农民从繁忙的田间劳作中解放出来,吸引了很多返乡创业者,依托良好的自然生态,搞循环农业、特色种植、开主题民宿,找到了生态致富的“法宝”。近几年,依托各级政策,农村开展了人居环境整治,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超过60%,90%的村庄开展了清洁行动,告别了“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的历史,美丽乡村展新颜。如今,党员干部带头、群众积极参与,农村的花更多了、树更绿了、灯更亮了、人气更足了,绿色健康卫生理念化风成俗,边享受、边工作,大家干干净净迎小康。这样的幸福,稳了!

  幸福来自“扶一把老百姓”共奔小康路的温暖情结。托管代养、羊舍租赁、吸纳务工,山东一家食品公司通过多种模式“扶一把”,已累计带动当地建档立卡贫困户近3500人次实现增收脱贫。产业扶贫稳住了贫困户的“饭碗”,稳出了企业公信度,也稳来了和谐,可谓一“扶”多赢。当前,脱贫攻坚战正处于最为关键的冲刺阶段,剩下的都是贫中之贫、困中之困,是最难啃的硬骨头。如何更好地“扶”,是摆在广大党员干部面前的一道现实考题。扶贫干部要始终怀着一颗“扶一把老百姓”的真诚之心,既要着力引导贫困群众树立自我脱贫意识,又要因地制宜,探索多种形式的产业扶贫模式,向土地要效益,着力激发可持续的内生动力,增强“造血”功能。通过种好“扶贫树”,结出“扶贫果”,抓住“直播带货”等新兴业态,做好“农货产销对接”,让农产品产得出、卖得好,不断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上,一个都不能少。这样的幸福,稳了!(文/高帅)

责任编辑:罗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