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评论频道 > 草根 > 正文

“神器”在手,防洪无忧

2020-07-22 18:41:00 来源:鲁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评论投稿邮箱:pinglun@sdnews.com.cn

  入汛以来,我国各地强降雨天气频发,风雨中奋战的铁路人,各个都有“神器”在手,科技助力铁路防汛救灾,使防汛工作变得更加高效率、智能化。

  2020上半年的新冠未过,下半年的洪水便“气势汹汹”地袭来,以鄱阳湖为代表的水位猛增,给铁路防洪带来了极大的压力。以汛为令,铁路部门未雨绸缪,立即启动应急预案,与路内外单位联合整治,在全路开展了一场“众志成城 防洪抗灾”的阻击战。与以往不同的是,铁路部门不断创新防汛的管理理念和实际应用手段,依托各种“黑科技神器”,打破传统人力排查的各种不确定性,让“科技助力”成为了当下防洪抗灾最靓丽的风景线。

  翻山越岭,让现场近在咫尺。高空飞行的行家里手——无人机,可以对铁路沿线的自然环境、地形地貌、轨道设施进行逐一排查,它的出现不仅简化了防洪小组现场作业的难度,保障了恶劣天气下防汛人员的安全,“透过”这双“移动”的眼睛,更是可以机动灵活地获取任何场景的任何状态,保证现场实时传输数据的同时,通过后台的精准研判和分析,将安全隐患扼杀于摇篮中。

  千里制导,让隐患无所遁形。确保以高铁为代表的旅客列车安全万无一失一直是铁路人的职业操守,恶劣天气下保障动力提供单元的接触网安全就显得格外重要。由6个安装在动车组、车站出入线等不同部位的监测装置组成的6C检测系统可以精确监测温度雨量、设备参数变化情况,由接触网参数异样带来的任何风险隐患都会被工作人员捕捉,千里制导,保证每一处“顽疾”都会跃然于纸上。

  智能环保,让防洪锦上添花。雨量监测系统一直是防汛家族的“老常客”,其自动量雨的功能一直是对铁路沿线降雨量进行实时监测的最直接数据来源。在这个基础上,与太阳能系统进行整合,集环保、智慧融于防汛新技术,改变了传统的供能方式,这一降低成本的举措是铁路部门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节支降耗、改善环境的重要体现,其智慧因素可见一斑。

  科技促进了社会的进步,让生活更加美好。伴随着高铁事业的长足进步,以“科技驱动防汛保安全”已成为铁路部门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管中窥豹,铁路新时代已然来临。新时代,新挑战,在“人民铁路为人民”的庄严承诺中,铁路部门定会以严谨的态度打赢防汛攻坚战,以实际行动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文/韩健)

责任编辑:罗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