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评论频道 > 论见 > 正文

【网络中国节】“线上过年”,传递浓浓年味儿

2021-02-10 11:09:00 来源:鲁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评论投稿邮箱:pinglun@sdnews.com.cn

  牛年春节即将到来,传统习俗伴随着“集五福”、线上写福字等活动的开启,满满的年味儿似乎已经溢出了屏幕,对于忙碌了一年的人们来说,回家是内心所盼的那一刻,是每个人心中抹不去的情节。

  春运、串门、走亲戚、拜年让春节毫无疑问地成为我国一年中人口流动最频繁的时期,但是2021年春节注定不一样:截至2月7日15时,全国现有高风险地区10个,中风险地区40个。大规模的人口流动只会为病毒的传播提供很好的载体和条件,在我们互相串门拜年的同时,也为病毒的肆意传播提供了“温床”。因此,在这个艰巨的背景下,“非必要不出行”无疑是不得已而又必须为之的做法。

  对此,政府的反应是迅速的。近日,北京、山东、四川等地纷纷推出“花式”留人就地过年措施,比如,北京向在京个人发放5万份总额1000万元的数字人民币红包,每份金额200元人民币;杭州给留杭过年的非浙户籍务工人员发放了千元现金红包。政府的一系列暖心举措,不但弥补了远方游子们的思乡之情,更是彰显了“人民至上”的价值理念。越来越多的“外地人”选择通过指尖、透过屏幕将亲情和祝福传递给远在家乡的亲人。据交通运输部相关负责人介绍,2021年全国春运期间预计发送旅客17亿人次左右,日均4000万人次,比2019年下降四成多。为了共同的抗疫目标,自觉减少流动,每一个就地过年的人们,都值得致以敬意。

  热词连着民生。“线上过年”其实有着更深层次的现实意义:从社会经济发展角度看,就地过年不仅有利于疫情防控,还将促进经济持续恢复,有利于节后复工复产。此外,为满足就地过年群众假期多样化、个性化消费需求,市场将涌现出更多定制化、智能化、绿色化、高品质产品,释放更多新型消费潜力。比如,以直播带货、游戏、短视频、在线拼团、线上教育、线上医疗问诊、远程办公等“宅经济”为代表的新兴业态都接连涌现出来;电影行业春节档也已蓄势待发。与疫情防控相关的医药、保健品等产品,以及居家所需的外卖与生活必需品等也将在“就地过年”和“线上过年”大环境下迎来发展势头。线下源源不断的消费潜能,助推了线上经济的红火景象。

  其实,无论是线上过年还是线下过年,形式的变化改变不了人们心中对家人和团圆的眷恋,那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对未来的期待,更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惟愿我们每一个人都能够“此心安处是吾乡”。(文/周洁馨)

责任编辑:罗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