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评论频道 > 论见 > 正文

【地评线】鲁网网评:推进依法治国还看“打工人”

2020-11-20 13:24:00 来源:鲁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评论投稿邮箱:pinglun@sdnews.com.cn

  2020年11月16日至17日,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不以规矩,不成方圆。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是我国“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内容。从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到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每一步都标志着我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进程踏上历史新起点。
  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为生物安全立法按下了快进键;平安中国的建设对标人民群众对平安的新期待,确保政治更安全、社会更安定、人民更安宁、网络更清新。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能以自行。要实现经济发展、政治清明、文化昌盛、社会公正、生态良好,无一不需要良好的法治基础。而法治中国的建设中心和重点仍然在“人”。
  立法执法以人为本。法治体系是以充分确认和保障公民各项基本权利为基础的,更加重视个人权利而非行政利益。立法主体多元机制加强了人民群众对全国人大立法的监督,让群众参与立法“讨论”,让人大真正为群众“发声”。透明执法、文明执法、公正执法,以劝解、告知、教育为主的理性执法代替了暴力执法,秉承文明和尊重的前提,妥善处理人民群众关心的切身利益问题,以规范的执法程序、稳妥的执法方式、良好的执法态度,准确把握刚柔并济的人性化执法标准,围绕“以人为本”的中心,切实做到问计于民、问需于民、服务于民。
  学法用法以守为准。法的重要性在于法本身的作用,即法的政治职能和社会职能,社会职能表现在于规范和指引教育群众处理社会公共事务。群众作为法治建设的执行者和受益人,需准确把握法治内涵,学法用法守法,保护自身利益不受侵害的同时也保护他人。通过“七进”普法教育,采取线上+线下多维度普法宣传,进一步提高群众的法治意识;推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和个人信用挂钩,以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协同作用倒逼公民守法和提升法治素养,营造更优质高效的法治社会环境。
  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法治兴则国家兴,法治衰则国家乱。”良好的法治是社会良性运转的重要基础,作为社会发展和建设国家的新时代“打工人”,让我们发挥“人力”作用,守好法治底线,做好护法人。(文/黄丹平)
责任编辑:刘胜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