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评论频道 > 论见 > 正文

【地评线】鲁网网评:将“人民至上”贯穿攻坚始终

2020-09-11 10:03:00 来源:鲁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评论投稿邮箱:pinglun@sdnews.com.cn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第四专题《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一文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必须始终坚持人民立场,坚持人民主体地位,虚心向人民学习,倾听人民呼声,汲取人民智慧,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着力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打好打赢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三大攻坚战”,需要每一名党员干部牢牢把握“人民至上”这条红线,紧紧依靠人民,真心服务人民,激发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推动党和人民事业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

  暖民心解民忧,提升脱贫攻坚质量。“大鹏之动非一羽之轻,骐骥之速非一足之力”,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要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尊重人民的首创精神,凝聚全社会的广泛共识,凝聚广大人民群众的智慧力量,全力推动脱贫举措落地、生根、开花、结果。民心连着初心,脱贫为了人民,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是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出发点和落脚点的现实要求,越是到最后关口,越要拿出最好的劲头,焦点不散、靶心不变,借智于民、问计于民,广泛动员各方力量参与支持脱贫攻坚,有效引导贫困群众依靠勤劳双手脱贫致富,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目的。要坚持精准扶贫“接地气”,站在群众立场看问题、想问题、解决问题,用好用活群众工作法,时刻把群众冷暖放在心上、落实在行动上,认认真真地对待每家每户的具体问题和实际困难,设身处地为贫困群众排忧解难,不放过一个小事、不回避一个难题,建立干部与群众风险与责任共担的“命运共同体”,真正把扶贫工作做到贫困群众的心坎上,做群众的“知心人”“暖心人”。

  汇民智集民策,织密污染防治网络。“入之愈深,其进愈难”,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这场大仗、硬仗、苦仗,关系着民生福祉,各地区各部门要增强“四个意识”,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分工协作、共同发力。要采取多种形式让群众参与进来、行动起来、监督起来,杜绝“找麻烦、添乱子”这类脱离群众的观念,摒弃“掩盖问题、摆平问题”这类逃避责任的想法,把投诉举报当做防治污染的“千里眼”“顺风耳”,让人民群众成为防治污染问题的“主力军”、守护生态环境的“同盟军”。要严守污染防治这一为民服务庄严承诺,以“事情解决、群众满意”作为工作核心要求,确保群众反映问题立查、立改、见效,避免程序空转、终而不结,让群众听得懂、看得见、摸得着,构建广泛的生态环境保护统一战线,实现“小环保”向“大环保”的转变。要变被动应对为主动作为,增强使命感、责任感、紧迫感,列出时间表、任务书、路线图,压实责任、传导压力、久久为功,咬住问题不放松,不达目的不收兵,全面提升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水平,努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打赢污染防治攻坚的人民战争。

  顺民意聚民力,增强防范风险意识。通过防范化解与人民群众利益切实相关的重大风险,使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对于新的历史条件下开创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意义重大。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着力增强人民群众的风险防范意识,整合各方资源、科学指挥调度,形成政府主导、多方参与、群策群力、同管共治的防范风险矩阵,逐渐构筑起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共同参与治理的风险防范体系。要站稳人民立场,“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人民群众是否满意作为制定政策、评价工作的最高标准,勇于涉险滩、破坚冰、攻堡垒、拔城池,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中提升政治站位、提高工作能力,真正把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工作落到实处、取得实效。要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工作,以稳定促发展,以发展保稳定,全面做好疫情防控、六稳六保、安全生产、社会治安等各方面工作,把体现人民利益、反映人民愿望、维护人民权益、增进人民福祉落实到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全过程,更好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文/夏浩然)

 

责任编辑:罗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