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评线】鲁网网评:打击网络谣言,争做传播社会正能量的“智者”
当前,许多网络谣言翻新伎俩,谣言辨识难度逐渐升级:有的杜撰惊悚夸张表述,多种套路演绎“舌尖谣言”;有的拼接视频、移用照片,冠以虚构情节混淆视听;还有的一味追求流量恶意炒作,甚至形成谣言传播产业链……
这种通过网络介质传播的,没有事实依据而带有攻击性、目的性的话语,真伪难辨,蛊惑性强,其中严重者甚至会引发许多社会问题。2008年的柑橘蛆虫事件,导致全国各地的柑橘果农收益受损;2010年山西的地震传言,致使数百万群众被骗上街头避难。今年,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的出现,相关谣言更是层出不穷:“适量饮酒可预防新冠肺炎”“某地出现大量感染人员流动”“498元一支疫苗开卖”……大量的网络谣言干扰着人们的生活,对公众正确辨认网络信息的真伪性、获取真实有效的网络信息造成了极大的困扰。
自我约束,树立网络辟谣“基本之底”。互联网时代,每一位网民都不能独善其身,可能不知道什么时候,我们就成了网络谣言中的受害者,乃至传播者。在高度信息科技化的今天,网络与我们每一个人都息息相关,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随波逐流、歪曲事实不应成为网络的风气,网络谣言也不是我们茶余饭后的谈资,而是我们应该严厉抵制的歪风邪气。三人成虎,五人成章,要想真正做到谣言止于智者,需要我们每个人都能够理性的看待谣言,不信谣,不传谣,还互联网一片净土。
多方合力,筑起网络辟谣“安全之盾”。面对日益猖獗的网络谣言,采取“一对一”的治理方式已经难以适应治理需要,必须建立综合措施、形成长效机制。近年来公安部、工信部、网信办等多部门合力先后组织开展了“净网”“剑网”“护苗”等治理行动,有效整治网络谣言等乱象,大批不文明、不理性、不真实的信息少了藏身之地。今年为进一步加强网络谣言治理,提升网络辟谣工作规范化制度化水平,各地区都相继建立了网络辟谣联动工作机制,形成网络辟谣“一张网、一盘棋”工作格局,营造清朗网络空间。
法律立法,打造网络辟谣“法治之剑”。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开幕式上讲到,“网络空间不是‘法外之地’。网络空间是虚拟的,但运用网络空间的主体是现实的,大家都应该遵守法律,明确各方权利义务。”“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打击网络谣言也显然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应通过立法等手段,清理、整顿网络谣言背后形形色色的产业链,铲除谣言滋生的土壤,让网络回归信息传播渠道的本质,成为传递“正能量”的坚实平台。
在“人人都是发言人”的自媒体时代,轻轻按动一下手指,千里之外的信息便可在“小小屏幕”上汇集,谣言的出现就变得轻而易举。打击网络谣言,需要方方面面共同的努力,让我们以先进思想引领网络时代,争做传播社会正能量的“智者”。(文/杨宁)
- 鲁网网评:加大辟谣力度净化网络空间,为网络文明建设赋能2021-09-15
- 鲁网网评:点一点,网络文明新风扬2021-09-08
- 双管齐下让网络谣言不攻自破2021-09-03
- 莫让谣言成为战“疫”的拦路虎2021-08-14
- 以诚信滋养网络空间|鲁网论见2020-12-05
- 莫让网络谣言成为另一种疫情2020-02-12
- 打击网络谣言 创建绿色网络环境2018-09-03
- 打击网络谣言,还需政府与公民共同出拳2015-08-31
- 别甘愿做网络谣言的“土壤”2015-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