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评论频道 > 论见 > 正文

别用谣言蹭流量

2019-05-16 15:20:00 来源:鲁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评论投稿邮箱:pinglun@sdnews.com.cn

  投稿邮箱:lwpinglun@126.com

  作者:王丽晴

  “北大学霸”吴谢宇弑母案发生以后,吴谢宇本人的经历成了舆论关注的焦点,这时候,作者“张民弢”微信公众号的一篇文章开始在网上传播开来,文章里一位自称叫“李香君”的女子爆料了自己与吴谢宇的一段匪夷所思的经历,还试图解释其犯罪的原因,甚至还警示世人吸取教训,有故事情节有结论有聊天截图,让不少人信以为真。据红星新闻报道,在倍受质疑后,5月15日,作者“张民弢”在其微信公众号上承认,“是本人做的悲剧文学创作”,人物是虚构的,故事是编的,微信截图则是自己做的。(爱上评论5.16)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各网络平台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与此同时,各类信息层出不穷,网络谣言肆意传播,让网民难辨真假。

  网络谣言难以根治,一是由于谣言信息更容易吸引网民。很多网民都有一颗八卦心,越是看起来不合常理的新闻信息越易引发关注,这就给了造谣者制造谣言,炮制故事的动力。二是网络平台众多,信息量巨大,难以监管。针对网络谣言,我国并非缺少相关法律,《治安管理处罚法》中也有对于散播谣言的处罚。然而,网络谣言藏匿于众多信息中,着实让人难以分辨。三是由于权威部门对于人们所关注的新闻事件更新进度慢,给了谣言可成之机。很多人们关心的热门事件,往往要过几天,甚至几个月才有新进展,在此过程中,如果权威部门不能及时公开进展,就会给谣言可传播的时间。

  根治网络谣言,避免谣言蹭流量、蹭热点,首先应从政府提高信息公开速度入手。当真相在人们眼中不再是扑朔迷离的时候,谣言也自然失去了传播的动力。其次,网民应文明上网,不制造、不传播谣言的同时也要提高自身甄别信息的能力。网络平台给每位网民提供了言论自由,但网络也不是法外之地。

  用谣言蹭流量的行为不仅不能“扬名”,达到一定转发量更会触犯法律。别用谣言蹭流量,想出名,先修心!

责任编辑:宋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