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评论频道 > 论见 > 正文

让中小学班主任专职化尽快走进现实

2016-09-23 10:20:00 来源:鲁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评论投稿邮箱:pinglun@sdnews.com.cn

    作者:丁慎毅

  据教育部统计,2015年全国义务教育阶段共有3473411个班,按照“中小学每个班级应当配备一名班主任”的相关规定,全国大概就有347.34万名中小学班主任,占义务教育阶段专任教师总数(916.08万人)37.92%。中小学班主任调查显示:班主任缺职业幸福感,津贴存吸引力危机。(922《光明日报》) 

  这么多的班主任如果普遍缺乏职业幸福感,不管对班主任老师来说,还是对学生来说,都是一种短板,只有把这个短板补齐,才能更好的促进个人幸福感和教育事业的发展。 

  调查结果显示,班主任平均每天用在班主任工作(不包括教学工作)上的时间为4.08个小时。42.37%的班主任对自己的工作量并不满意, 73.41%的班主任反映工作压力大,在做好教学工作的同时,再做好班主任工作,长期加班就成为必然,数据显示,全国范围内班主任津贴的平均水平为244.57元,仅为教师基本工资的10.81%。而《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中明确“班主任工作量按当地教师标准课时工作量的一半计入教师基本工作量”,即使这样,也与劳动法的相关规定有冲突。 

  在这种背景下,自然就在班级管理过程中,61.44%的班主任偶尔或有时会出现情绪失控;17.16%的班主任出现过言语羞辱,近20%的班主任对学生实施过“体罚或变相体罚”。也就是说过大的压力和长期加班,导致班主任老师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所以,研究发现,除一部分中小学班主任是由任课教师自愿选择应聘外,大部分教师是服从学校分配做班主任工作的,如果完全由任课教师自由选择,有一半以上的任课教师是不愿意当班主任的。 

  那么,怎么解决这种现象呢? 

  减少班级管理工作?显然不可能。现在家长对教育的要求普遍提高,国家也在加强素质教育并引入高考,而学生见多识广,思想活跃。同时在互联网时代,光班主任根据班级管理情况与家长沟通就占不少时间。只能说班主任班级管理的工作会越来越重。 

  加大班主任补贴力度?即使可能也不现实。健康中国观念越来越深入人心,即使给班主任双倍工资,有些教师也不愿干。人没了,钱再多有啥用?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化和新课程改革的实施, “以人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的教育理念已成为当今教育者所坚持的根本原则。而班主任作为班集体的“灵魂”和贯彻、实施、落实各项教育方针策略的执行者如何能更好的发挥其职能作用一直是全社会探讨的热点问题。在当今全球各行业加速并完善职业化进程的大环境下,让班主任走出一条职业化道路应该是更现实更好的选择。 

  班主任的作用,不是只带好班,更多的要给孩子们树立正确价值观,从孩子们品德入手。除了父母之外,班主任对于孩子身心的健康发展,影响最大。但现在的实际情况却是,班主任工作普遍存在“兼一兼”、“代一代”、“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思想。可是几乎所有的班主任老师都是由主课老师兼任,有时干脆就由刚刚工作不久的年轻教师担当。长久发展,对于孩子的身心存在很大的影响。 

  让班主任专职化、专业化。把班主任作为一种职业,走专业化发展的路子。这种做法和部分大学相同,学生由专职班主任管理,了解一切学生思想动态,管理好学生。 

  在美国的教育制度中,有一个很重要的角色,叫“顾问”,和我们的班主任差不多。但是要求是专职的,它对于上岗的要求非常专业:不仅需要教师执照,还必须有“学校心理顾问”的硕士学位,要受专业的心理治疗方面的训练。除了负责学生的心理辅导以外,还负责帮助学生选课和确定未来的升学方向。这就决定了美国的顾问在工作性质上更多的是帮助学生,引导学生,用专业的辅导,让学生选择自己要走的路,从而发展自己的个性,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反观我们的班主任,绝大部分是在职教师,很多人没有受过任何专业的心理治疗、心理辅导方面的训练。这种先天不足,导致了班主任最擅长的技能就是管理和控制,把学生管好,为升学率服务,希望学生成为听话的螺丝钉。对学生进行心理上的帮助和引导就常常感到力不从心,更谈不上作“心理治疗”了。甚至是学生还没心理问题,老师先心理焦虑了。 

  教师专业化是未来的发展方向,建议教育主管部门对此进行改革,借鉴大学的管理模式,让班主任专职化、专业化,让教学和行政管理相对分离。每个人的资质、素质不同,会教书不等于会管理,反之亦然,让不善于管理的老师去当班主任其实是对学生的不负责,最好还是走专业化道路,让真正懂管理的人去做行政,这样可以让科任教师有更多时间和精力做好教学研究工作。 

责任编辑:王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