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评论频道 > 论见 > 正文

语言逼迫让座也是一种侵权

2016-07-04 15:13:00 来源:鲁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评论投稿邮箱:pinglun@sdnews.com.cn

  邮箱:lwpinglun@126.com

  作者:刘颂寒

  根据@安徽商报消息,网友7月2日上午10点左右在中绿广场开往合肥南站11路公交车上。一个老人,对着一个独自坐在座位上的小朋友要求他让座。他对小朋友说:你要让着我,我是老年人,边说还掏出了老年卡,小孩子就要给老人让座!小朋友生病了,感冒难受。一直在咳嗽,没有说话。然后这个老人看小朋友没让座就冲着这个小朋友咄咄逼人。(2016/7/3 《安徽商报》)

  近年来,因为权利意识的觉醒,人们开始对自身权利的诉求越来越明显。而随着被曝光出来的一起起老年人要求让座,其实也可以归纳成一种“维权”。这些要求他人必须让座的老年人,其背后的意境就是“我们年纪大,年轻人让座是应该的”。

  给予老人让座是我们一直都提倡的一种美德,这是一种中国人流传下来关于道德层面的鼓励方式。但是,这种应该处于道德层面的自愿让座模式,却渐渐地被某些人理解成了一种义务性的行为。因此,才会发生一些辱骂或者殴打来要求让座的新闻出现。

  这种“逼座”恰恰是一种“霸道”的逻辑思维。不让座就用语言,甚至是暴力来发泄自己的不满,不但无助于问题的解决,还有可能加深群体间的间隔。网络上曾经发起过该不该给老人让座的问卷,虽然有很多人表示只要条件允许,就会选择让座。但是,还有一部分人表示遭遇过逼座之后,再也不会给老人让座的回答。自然,这种回答可能有情绪的因素在作祟,却不能忽视,逼座的行为模式引起了很多人的不满。

  老人逼座只是极少数的个例,但却极大的消耗了公众对让座这份公益事件的积极性。法律层面来说,给老人不让座也是每一个人的自身权利。毕竟,公交座位是一种公共福利,也并非是老人私人订制的产物。所以,就法律层面来说,每一个人都拥有拒绝让座的权利,而如果为此而遭受一番人格侮辱或者暴力报复的话。那么,每一个人都保留法律维权的权利。

  一个自愿的道德行为被反复炒作成一种热点话题,其实对于老人和年轻人来说,都是一种消费。消费了两个群体之间的信任,也消费了大众的业余时间。不管是强迫让座的老人也好,还是被迫让座的年轻人也好。固执的站着自己的立场,没有良好的换位思考,没有适当的妥协,也没有良好的沟通,都无助于这种强迫让座事件的减少和消弭。

  让座只能归于道德层面来探讨,但如果一定要强迫他人让座,并且用暴力的方式来逼对方乖乖就范的时候,这种要求让座的行为就难免会走偏,甚至有可能变成一种违法。因此,保证每个人的不让座权利,也是法治社会应有的构建标准。当然,保证年轻人不让座的权利,同时也鼓励每一个年轻人为老人让座,才能让法与情兼得。

责任编辑:宋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