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要下班”的懒政思维需摒弃
投稿邮箱:lwpinglun@126.com
作者:思乡客
广州市城管委主任危伟汉4日做客“作风建设在路上”栏目,回应了城管小贩关系、垃圾分类和登革热防治等热点话题,其中就有城管针对投诉称“我也要下班”一事,他感慨,“我们作为一个城市的管理者,我们尊重每一个创业者,尊重每个人的创业梦想。也希望每个人都能尊重这个城市的秩序。”(11月5日《新快报》)
城管与摊贩之间的“猫鼠游戏”几乎每天都在上演,而且暴力冲突的事件也偶有发生,这似乎在向我们暗示着,城市的包容与管理是一对无法调和的矛盾。其原因自然是多方面的,笔者认为,摊贩为自身的经济利益,置整个城市的秩序于不顾,摊位随处摆放,甚至还与城管玩起“错峰出行”,实属不该。但不管怎样,也不能以“我也要下班”这种明显的懒政行为来进行回应。
基层干部身处最基层,直接面对群众,其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影响着党和政府在群众中的形象。城市管理部门作为直接面对群众的部门,而且其中相当一部分工作还是面对弱势群众,因此,必须要有强烈的宗旨意识,树立为民服务的良好形象。然而,部分城管以摊贩管理者的身份自居,摆出一副高高在上的架势,不去理解体会摊贩生活的疾苦和辛酸,其粗暴执法带来暴力抗法现象也就不足为怪了。这种以管理者身份自居,自称人民群众的“父母官”,把自己看得过重、过高,就会拉远与人民群众的距离,甚至有脱离群众的危险。这就要求党员干部要时刻把人民群众放在首位,一切以人民群众的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在为人民群众服务的实践中加深与人民群众的“乳水关系”、“鱼水深情”。
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最根本的就是放下架子,俯下身来,服务于民、方便于民、造福于民,以人民群众信服的内容和方式及时回应社会关切,化解群众怨气,以更加彻底的贯彻落实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真正将老百姓的需求摆在首位。如果这些举措只是写在纸上、挂在墙上,而不是落实在具体行动上,那么这种“我也要下班”的这种高高在上,对群众苛刻要求的态度,以形式主义反对形式主义的行为,只会让群众望而生畏、望而生厌,让人民满意也就只能成为空谈。
- 文明城市当容得下一张书桌2023-02-15
- 城管变身“菜贩”,执法中不失人情味2017-01-04
- 城管招聘本科生 没必要大惊小怪2015-09-07
- 城管爱心不妨变成救济思路2014-05-16
- “无人指证”诡异在哪里?2014-03-18
- 与其匿身“卧底”,不如开诚对话2013-06-18
- 从打人到“卖萌” 城管重新出发2013-04-19
- 城管捡垃圾事小,正能量大2012-12-26
- “喊式执法”坏了谁的秩序?2012-12-06
- 城管的“眼盯神功”也是一种执法进步2012-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