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评论频道 > 草根 > 正文

中欧班列常态运营,“远水”亦能解“远渴”

2020-04-16 17:36:00 来源:鲁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评论投稿邮箱:pinglun@sdnews.com.cn

  作者:马奎荣

  据中国铁路微信公众号消息,当地时间4月14日,德国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杜伊斯堡港货运场站迎来10多天前从武汉始发的X8015/8016次中欧班列,这是自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以来,从武汉开出的首趟中欧班列,标志着中欧班列(武汉)恢复常态化运营。 此次班列于3月28日自武汉出发,装载的近9成货物为武汉企业生产,包括欧洲急需的医用无纺布、医用桌布等防疫物资,以及汽车配件、电子产品和通信光纤等复工所需物资。 

  经过持续两个多月的不懈努力,举国上下齐心协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取得阶段性胜利,但还是给我们的生活和经济带来了一定影响。在此国际运输渠道大幅缩减之际,中欧班列持续向欧洲各国提供防疫物资,推动产业经济合作,让来自中国的“远水”一解欧洲的燃眉之急。 

  中欧班列送出助力防疫的“及时雨”。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各国人民的日常生活、工作都受到了影响,医用资源开始紧缺。中欧班列的持续开行,将我国生产的各类医用物资源源不断地运向包括德国、法国、匈牙利、捷克、波兰在内的多个国家,如一场春日的“及时雨”,将最诚挚的关怀与最有力的援助带向欧洲各国,与欧洲人民站在一起,抗击疫情,共克时艰。 

  中欧班列跑出经济发展的“加速度”。新冠疫情爆发以后,世界各国各行各业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经济发展缓下脚步。中欧班列作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载体,是世界运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连接中欧经济贸易往来的重要“桥梁”。中欧班列的正常运营,将继续加深中欧之间往来合作,共谋经济发展之路,为持续推动各行各业复工复产、推动经济发展跑出“加速度”。 

  中欧班列连起中欧友谊的“传输带”。武汉与杜伊斯堡作为中德之间第一对结为“友好城市”关系的友城,一直以来都保持着深厚的友谊。疫情爆发初期,杜伊斯堡率先向中国捐赠一系列防疫物品。在欧洲各国面临困难之际,中欧班列载着“涌泉”开向杜伊斯堡,搭建起国际抗疫救援物资的绿色通道,共谋经济发展,将两座城市、多个国家的关系再度拉进, 成为中欧浓厚情谊的“传输带”。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面对新冠疫情在全世界蔓延的情形,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新冠肺炎疫情的发生再次表明,人类是一个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在这个时候,只有国际社会守望相助,携手应对,才能早日克服难题,让世界各国人民早日回到工作、生活的正轨上。相信只要各国之间互帮互助,各尽其责,积极作为,我们一定会获得这场战“疫”最终的胜利,迎来人民幸福生活与经济发展的曙光。

责任编辑:刘胜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