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公车就不下乡?那该下课
经常下乡下基层,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听到真实民声,及时解决矛盾,摸到一手资料,提供决策参考,这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一个优良传统。对于各级党政干部而言,更是一门必修课。然而,现在一些地方少数干部出现了一种怪现象。前昨两日,新华社等众多权威媒体报道,公车改革实施以来,记者在河南、山西等地采访时发现,个别地方干部抱怨申请不到公车,或车补不到位等,出现了“没公车不愿下乡”“尽量少下乡”的情况。这实在让人大跌眼镜。
细读新闻,不难感觉到一种意味:“不愿意下乡”“尽量少下乡”,实为一些责有所在的干部在打个人利益的算盘——把“车补”当成应加工资、应享福利一般。从根本上说,这是需要我们防范和警惕的一种新懒政现象。
众所周知,公车太多,很多时候是因为车轮系着腐败。此前一些单位、一些部门、一些干部,哪怕级别不够,不符合国家规定,也要买超标车,或者借用下属单位的车。对此,民众嘲讽“鸟大的干部”还“屁股底下一栋楼”便是例证;至于公车私用,更是屡禁不绝。
对公车管理实施制度性改革,是大势所趋、民心所向,这是从中央到地方都在强力推行改革的根本原因。可诡异的是,在一些地方少数干部那里,因为财政支付的“车补”反正会到位的,他们居然打起了“小算盘”,把职责范围内的要经常下乡去看看,当成了个人钱包里的一种算计。没公车安排,就找各种借口不下乡、少下基层,这显然有违改革初衷,使改革成效大打折扣。
在此不得不问,干部下基层非得有公车才行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无需列举久远佳话,来自新近报道的一个故事就是,吉林省教育学院农村教育研究所所长李元昌,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需要经常下乡调研,一年中有半年时间在农村推动教改实验。单位曾经为他配备车辆,但他坚持搭乘火车、客车或出租车下乡调研,10多年如一日,从未动用过公车。他说:“在没有公车的年代,老一辈的基层干部不也都坚持下乡吗?”
显然,现在一些干部,在如何践行“为人民服务”的理想信念上产生了认知偏差。结合现实稍加剖析,不难看到两点:一是对于下乡下基层,一些干部抱着“钦差大臣”的心理,殊不知,那是自己应该也必须完成的工作内容之一;二是一些干部对于公车改革的车补还是没有想明白,发给自己的车补到底是干什么用的?
制度设计上的一些缺陷,相信随着制度的不断完善和严格执行,将得到不断补漏与纠偏。据媒体报道,宁夏银川市制定的《银川市违反公务用车改革管理规定责任追究办法(试行)》将于6月1日正式实施,明确对12项违反规定的具体情形进行责任追究。其中就包括拿着车补坐公车,以没有公务用车、节省交通费用或交通补贴不足等任何理由影响或延误日常工作这两项。
在公车改革的推进中,各地因各种原因,可能导致车补没到位、申请不到公车和缺少租车平台等,这些客观情况固然存在。另外,各级政府的不同部门,下乡的次数与要求也不是一样的。但不得不说,伴随公车改革而来的车补,在本质上就不是干部的一种固定福利,而是反公车腐败、纠干部作风的一项重大举措。如果一些干部抱定“没公车就不下乡”的想法,那么只能当头棒喝:请你下课!(肖应林)
- 没公车不下乡不仅是懒政2017-04-24
- 急救车当个人专车,“病”得不轻2016-12-15
- 官员何来“公车接送理发师”的底气?2016-09-07
- 梁春雪:“没公车不愿下乡”不应过度解读2016-05-30
- 李志朋:“下乡少了”呼唤公车改革“后续动作”2016-05-30
- 余东:“没公车不下乡”也需客观看待2016-05-30
- 钟烁明:公车改革如何走出“老牛拉车”困局2016-05-30
- 胡建兵:用制度让官员“没公车坐”也愿下乡2016-05-30
- 刘义杰:“没有公车不愿下乡”关键是考核缺位2016-05-30
- 人民网评:“车改战役”决胜在“央企车改”2015-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