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评论频道 > 论见 > 正文

漫评:大河之南号—菊香漫铁轨,赋能兴文旅

2025-11-13 17:39:56 来源:鲁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评论投稿邮箱:pinglun@sdnews.com.cn

   当金秋的菊香漫溢中原,11月12日,Y752次“中原铁道·大河之南号”特色旅游列车从郑州站启程驶向开封,标志着郑州至开封赏菊新线正式开通。这趟串联起龙亭、古城墙等标志性景点的“早出晚归”式列车,不仅为旅客带来“赏菊+品史”的双重体验,更成为铁路与文旅深度融合的鲜活样本,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中国新闻网 11月12日)

  精准对接需求,服务创新升级出行体验。现代旅游消费早已告别“走马观花”,个性化、沉浸式、社交化体验成为旅客出行核心诉求。“大河之南号”精准捕捉旅客需求,以多元服务破解出行痛点:双人包、三人包、四人包等灵活包厢,适配企业团建、家庭出游、好友同行等不同场景;棋牌室、娱乐室、八人茶室的设置,让列车从单纯的交通载体升级为“移动社交空间”。这种“按需定制”的服务模式,既让企业团建在轻松交流中凝聚共识,也让普通旅客在旅途互动中收获温暖,彰显了以用户为中心的服务升级理念,树立了文旅服务个性化的行业标杆。

  串联优质资源,铁旅融合畅通区域协同。郑州的交通枢纽优势与开封的文旅资源禀赋,在特色列车的串联下实现高效互补。作为八朝古都,开封的菊花文化绵延千年,龙亭、天波杨府等景点承载着厚重历史;而郑州作为全国铁路枢纽,拥有辐射周边的运力优势。“大河之南号”构建的“一小时文旅经济圈”,既让开封的文化魅力被更多人知晓,也让郑州的交通优势转化为发展势能,带动两地在文旅资源开发、市场推广、服务标准等方面的协同联动,形成“交通搭台、文旅唱戏、经济受益”的良性循环,为区域协调发展搭建起坚实桥梁。

  拓展融合边界,创新模式引领产业升级从云贵高原到新疆戈壁,再到此次开封赏菊新线,“大河之南号”已开通15条特色线路,持续丰富“交通+旅游+文化+社交”的融合内涵。铁路作为绿色低碳的交通方式,与文旅产业的深度融合,不仅拓展了铁路服务边界,更推动文旅产业从“单点引流”向“全域联动”转型。未来体育观赛、亲子研学等主题产品的开发,将进一步覆盖多元消费群体,让铁旅融合成为推动文旅产业升级、促进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为高质量发展提供不竭动能。

  一趟列车串联起美景与文脉,一次融合激活了需求与增长。“中原铁道·大河之南号”的成功实践,印证了铁旅融合的巨大潜力与广阔前景。随着更多特色线路的推出与服务品质的提升,铁路将持续为文旅产业赋能,让中原大地的文化魅力持续绽放,为区域发展注入更多鲜活动力。(文/李强)

责任编辑:吴晓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