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脊梁:新时代铁路人的壮美华章
当2025年“最美铁路人”的名单揭晓,那些镌刻在钢轨上的名字,早已和中国铁路的脉络紧紧相连。他们或许是驾驶重载列车穿越崇山的司机,或许是守护钢轨毫厘不差的工务人,或许是用科技为铁路“赋能”的工程师……这些闪亮的名字背后,是一代代铁路人对“安全”的坚守、对“创新”的执着、对“民生”的热忱,更是中国铁路从追赶到领跑的生动注脚。
最美的坚守,是把“责任”刻进每一段钢轨。兰州局集团公司张掖西综合维修车间工长陈永红12年扎根海拔3100米、含氧量仅77%的祁连山隧道群,消除千余处隐患,让高寒高铁实现"零故障"飞驰。2025年的“最美铁路人”,依然延续着这份初心:在浩吉铁路的隧道里,在复兴号的检修库中,在偏远车站的站台上,他们用日复一日的专注,筑牢铁路安全的“铜墙铁壁”。
最美的突破,是让“创新”成为铁路的加速度。太原局集团公司大同电务段湖东移动车间通信工丁巧仁负责维护大秦铁路的车载无线通信设备。针对传统测试方法效率低下的问题,他带领团队攻克20项技术难题,将大秦铁路通信线缆测试效率提高90%,破解20项技术难题,让2万吨煤列通信永不中断。2025年的“最美铁路人”中,一定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带着“敢啃硬骨头”的闯劲,让铁路在科技赋能下跑得更稳、更快、更绿色。
最美的担当,是让“民生”铺满每一条铁道线。上海局集团公司杭州客运段“西子号”列车长车菲菲,始终以“想旅客之所想”为服务理念。春运期间面对大面积晚点时,借助交互系统为旅客整理换乘线路图,用沙哑的嗓音反复叮嘱注意事项,让滞留旅客感受到"家的温暖"。铁路从来不是冰冷的钢铁,而是连着万家灯火的“民生线”。2025年,当“最美铁路人”的故事被讲述,我们会发现:他们的奋斗,始终和人民的期待同频共振。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最美铁路人"的事迹如同激昂的号角,激励着200万铁路职工奋勇前行。他们是智能铁路建设的先锋,是绿色转型发展的楷模,是"一带一路"倡议的践行者。他们用坚守诠释责任,用创新突破边界,用服务温暖人心,在万里铁道线上书写着属于这个时代的壮美华章。正如CR450车头那抹亮丽的中国红,他们的精神将永远照亮中国铁路的未来征程,引领我们向着交通强国的目标奋勇前行。(文/周斯佳)
- 学生购票新政:交通惠民与教育公平的双向奔赴2025-08-29
- 铁路学生票新规助力学子畅行无忧2025-08-25
- 学悟“最美”精神,砥砺奋进新时代2025-08-25
- 从“人享其行”到“乐享其程”2025-08-21
- 铁路改革见温度,暖心护航求学路2025-08-21
- 铁路高质量发展:在钢铁大动脉上镌刻时代新坐标2025-08-21
- 金秋护航求学路:细微改变中的民生温度2025-08-19
- 空铁联运:织密现代交通网 提升出行新体验2025-08-19
- 青春旅途的“护航者”:从学生票优化看人民铁路的初心与使命2025-08-19
- 漫评|“清凉游”浪潮下,暑运绘就民生新画卷2025-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