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评论频道 > 论见 > 正文

学生购票新政:交通惠民与教育公平的双向奔赴

2025-08-29 15:05:45 来源:鲁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评论投稿邮箱:pinglun@sdnews.com.cn

22014671c91322c91d437e94bc7910b3

  2025年8月,铁路部门再度推出学生旅客购票出行优惠措施升级方案,从使用时间、席别范围、计价规则到核验流程进行全方位优化。这一政策不仅是对学生群体出行需求的精准回应,更折射出交通惠民与教育公平的深层联结,彰显了国家以民生温度托举教育发展的战略考量。

  打破时空壁垒,让求学之路更顺畅。此次政策突破性取消学生票“寒暑假限定”规则,允许每学年4次单程优惠票在学年内灵活使用。这意味着,学生可因实习、学术交流、社会实践等多元需求随时出行,不再因时间限制错失成长机遇。例如,某高校学生参与跨省科研项目时,无需因车票价格放弃实地调研;偏远地区学生寒暑假前可提前返乡处理家庭事务,避免高峰期购票难。这种“弹性机制”的设计,本质上是对学生成长规律的尊重——教育不仅是课堂内的知识传授,更是社会实践中能力与视野的拓展。

  优化资源分配,让惠民政策更精准。政策通过“执行票价7.5折”的计价规则,将优惠力度与市场实际结合,实现“折上折”的普惠升级。以某趟动车二等座为例,若执行票价为公布票价的8折,学生票在此基础上再打7.5折,最终仅需支付公布票价的6折。这种动态调整机制,既避免了固定折扣可能导致的资源错配,又确保经济困难学生能以更低成本完成学业。同时,动车组席别范围扩展至一等座和卧铺,兼顾了不同经济条件学生的需求——经济宽裕者可选择更舒适席别,家庭困难者仍能享受基础优惠,体现了政策设计的包容性。

  强化技术赋能,让服务体验更智能。铁路部门依托12306系统与学信网数据对接,实现学生资质在线核验、预约购票专区等数字化服务。已通过核验的学生无需再携带学生证,新生凭录取通知书即可线上购票。这种“数据跑路”替代“人工跑腿”的模式,不仅提升了购票效率,更减少了因证件遗失、核验延误导致的出行障碍。技术赋能的背后,是铁路部门对“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践行——通过流程再造,将政策红利转化为学生的实际获得感。

  承载战略使命,让教育公平更可感。学生购票优惠政策的升级,绝非简单的票务调整,而是国家推动教育公平、促进人才流动的重要举措。交通成本的降低,使得偏远地区学生能更频繁地参与城市间的学术交流、文化体验,缩小了因地域差异导致的教育资源鸿沟。同时,政策对西部地区、乡村学生的倾斜,间接支撑了乡村振兴、西部大开发等国家战略,为区域协调发展注入人才动能。

  从“走得了”到“走得好”,从“基本保障”到“品质提升”,学生购票新政的迭代,见证了中国交通从规模扩张到服务升级的转型。当政策设计始终紧扣“人”的需求,当技术进步始终服务于民生改善,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一条条铁路的延伸,更是一个国家对教育未来的庄严承诺——以交通之便,筑教育之基,育时代新人。(文字:张译文 漫画:殷雯静)

责任编辑:崔永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