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评:铁路部门“4折”票价,有“温度”更有“力度”

近期,铁路部门对130余条线路的1300余趟动车组列车实行最低4折优惠,同时对热门车次灵活调整票价,这种“有升有降”的弹性定价模式,不仅让旅客感受到了实实在在的优惠,更展现了铁路部门在市场化改革中坚守民生初心、主动担当作为的鲜明态度。票价的“弹性”背后,是民生温度与市场智慧的完美融合,是铁路部门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人民铁道网 11月10日)
弹性定价,让民生关怀更“精准”。好的政策,不仅要“普惠”,更要“精准”。铁路部门的票价调整,充分考虑了不同群体的出行需求:对于学生、残疾军人等特殊群体,推出“折上折”优惠,让社会关怀精准直达;对于通勤族、旅游爱好者等普通旅客,通过大范围的票价打折,减轻出行负担;对于有紧急出行需求、选择热门车次的旅客,实行小幅打折或不打折,保障运力资源的合理分配。这种“因人而异、因时制宜”的定价方式,彻底改变了过去“一刀切”的固定票价模式,让政策红利真正流向最需要的人。从解决儿童票“优惠倒挂”问题,到为通勤族节省日常开支,铁路部门用细致入微的调整,诠释了“人民铁路为人民”的初心使命,让每一位旅客都能在出行中感受到温暖与尊重。
弹性定价,让市场配置更“高效”。铁路运输作为重要的公共服务,既要坚守公益属性,也要遵循市场规律。过去,客运淡季“空车跑”、旺季“一票难求”的现象,不仅造成了资源浪费,也影响了旅客的出行体验。如今,铁路部门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用价格杠杆调节供需关系,让票价成为优化资源配置的“指挥棒”。对客座率低的车次加大折扣,吸引旅客错峰出行,提高运力利用率;对热门车次合理定价,保障高峰期运力供给,满足旅客紧急需求。这种“削峰填谷”的市场化手段,不仅有效破解了铁路运输的“两难”困境,更推动形成了多元化的客运产品体系,让铁路运输在公益与市场之间找到了最佳平衡点。数据不会说谎,折扣车次上座率的显著提升,正是市场对这种定价模式的高度认可,彰显了铁路部门适应市场、服务市场的强大能力。
弹性定价,让经济发展更“有力”。高铁是连接城市的“纽带”,更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引擎”。铁路部门的弹性定价,通过让利惠民激活了消费潜力,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成都至自贡的5折票价,让“高铁+文旅”模式爆火,带动当地消费大幅增长;哈尔滨的冰雪旅游因票价优惠而人气爆棚,让“冷资源”释放“热效应”;革命老区的车次打折,让红色旅游更加亲民,推动了红色文化的传播与传承。一张折扣车票,不仅方便了旅客出行,更带动了沿线餐饮、住宿、购物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形成了“交通带动消费、消费促进发展”的良性循环。在扩大内需、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今天,铁路部门的新举措,彰显了交通先行在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票价有“弹性”,民生有“温度”,发展有“力度”。铁路部门的弹性定价模式,是民生初心与市场担当的生动体现,是公共服务领域改革的成功探索。未来,相信铁路部门将继续深化市场化票价机制,以更精准的服务、更高效的配置、更有力的举措,在钢铁动脉上书写更多民生幸福与经济繁荣的精彩篇章,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更大力量。(文/李强)
- 漫评:护好一碗“中国粮”,散粮专列跑出共富幸福路2025-11-10
- 漫评|“宠”行高铁,便民服务彰显时代温度2025-10-28
- 学生购票新举措助学子“自由”追梦2025-09-08
- 钢铁脊梁:新时代铁路人的壮美华章2025-08-29
- 学生购票新政:交通惠民与教育公平的双向奔赴2025-08-29
- 铁路学生票新规助力学子畅行无忧2025-08-25
- 学悟“最美”精神,砥砺奋进新时代2025-08-25
- 从“人享其行”到“乐享其程”2025-08-21
- 铁路改革见温度,暖心护航求学路2025-08-21
- 铁路高质量发展:在钢铁大动脉上镌刻时代新坐标2025-0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