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评论频道 > 论见 > 正文

【地评线】鲁网网评:“公考”制胜宝典唯“实”而已

2020-10-26 15:00:00 来源:鲁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评论投稿邮箱:pinglun@sdnews.com.cn

  随着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2021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公告发布,一年一度的“国考”即将拉开序幕。千千万万“带着情怀来,奔着梦想去”的年轻学子无不胸中激荡着期许,在这场大考中跃跃欲试想要拔得头筹。然而从历年的报名来看,从1:100到1:1000的岗位招录比例让备考考生如坐针毡,犹如“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其难度不容小觑,从《实务》《申论》笔试到面试再到体检政审,过五关斩六将言之亦不为过。“公考”之难难于上青天,然而笔者以为“公考”制胜也不是没有,要想在千军马万中“C位出道”,唯“实”而已。

  理论知识要够“实”,只有功夫深才能穿越千军万马取得“入场券”。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写道:"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这三个境界从“立”“守”“得”中诠释了成事者的必然联系。公考之路绝不可能通过自我吆喝、敲锣打鼓、自欺欺人或者“滥竽充数”取得胜利。《申论》和《实务》考试就是要对公考生的理论学习进行检验,是骡子是马拉出来溜溜就知道。因此,理论学习不够实,知识掌握不牢固想要在考试中脱颖而出是不可能的。要想走公考之路的考生们就必须要有静下心来学习的心态,拿出锥刺股的毅力和决心,只有这样以“实”功方能破理论考试之难关,最终到达彼岸看见灯火阑珊。
  理想信念要够“实”,只有素质过硬才能自信从容赢得考官“青睐眼”。在面试过程中考官所提的问题看似侧重对考生处理问题的方式和能力的测试,但其根本目的是要通过考生回应问题去了解考生的人品、素质和其理想信念是什么。对于一些没有基层工作经历,也不知道自己进入公务员队伍到底是为什么的考生,笔者以为还是应该静下心来问问自己:“我为什么要参加公务员考试”“我来这里的目的是什么”“我要怎样当好公务员”“我终其一生的目标是什么”?只有明确了自己要走的路,才能找到前行的目标和方向。如果我们的考生仅仅是为了考公务员而考,或者是为了一个“铁饭碗”想到这里混日子,亦或还未找到自己的明确目标只是“骑驴找马”,那么我劝你还是三思而行,没有坚定的理想信念你答不出自信的“豪言壮语”,更难以入考官们的“法眼”。
  为民情怀要够“实”,只有赤子之心才能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得到“群众票”。也许很多觉得考公务员只要能够完成理论考试和笔试就算是大功告成了,就可以高枕无忧了。然而,考试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不说公务员考试还有政审关,即便过了政审都还有人民这一关。在为民路上群众是出卷人我们的公务员是答卷人,要答好人民满意这份试卷需要的是一生不懈努力,始终葆有赤子之心在为民路上星夜兼程、努力前行。只有为民的情怀够实,我们的年轻公务员们才能够在基层这块“考场”上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放得下得失。只有这样怀着为民的赤子之心才能够在日复一日的工作中不忘自己来时的路,也只有始终怀着这份赤子之心才不会偏离自己最初的梦想。进入公务员队伍并不意味着一劳永逸,一生的考验从入门那一刻才真正开始,要赢得群众的满意票,真正成为一名合格的“公务员”需要的就是为民情怀够实,只有这样,你才能够留得下来,自己不会半途迷失,亦不会被组织和群众抛弃。(文/布衣)
责任编辑:刘胜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