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评论频道 > 论见 > 正文

“最后一棒”,跨出“更快、更高、更强”节奏

2020-07-13 15:36:00 来源:鲁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评论投稿邮箱:pinglun@sdnews.com.cn

  2001年7月13日,北京申奥成功。2008年北京奥运会更是展示了开放自信的大国风范,运动健儿们顽强拼搏、不断进取,生动诠释了“更快、更高、更强”的奥林匹克格言。 

  今年是脱贫攻坚收官之年,遭遇疫情影响,各项工作任务更重、要求更高,跑赢脱贫攻坚“最后一棒”,也要跨出“更快、更高、更强”节奏。 

  跑赢“最后一棒”,奋力推动更“快”成长。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通过加强政策扶持、教育引导、典型带动,提高贫困群众的思想认识,激发其脱贫内生动力,充分调动积极主动性,让其在脱贫攻坚路上敢想敢干、迅速成长。大力支持贫困地区教育发展,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围绕贫困家庭子女成长发展需求,提供更好的教育机会、教育资源和教育资助,让每一个孩子都能接受公平、有质量的教育,成为社会有用之才。与此同时,年轻干部也要多深入基层,多沾一些“泥土味”,做服务型干部,不做“打卡型”干部。摸清村情,倾听群众心声,扑下身子干,为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在脱贫攻坚工作中得到锤炼,与贫困群众互相成就、共同成长。 

  跑赢“最后一棒”,努力实现更“高”质量。扶贫不是大水漫灌,而是贵在精准,贵在提高质量。扶贫要扶到点上扶到根上,变“漫灌”为“滴灌”,按照“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如何退”的思路,完善精准扶贫脱贫工作体系,“在精准施策上出实招、在精准推进上下实功、在精准落地上见实效”,努力做到脱贫攻坚全过程高质量。实现高质量脱贫,还要杜绝“算账式脱贫”“材料式脱贫”等形式主义,热衷于搞花架子、做表面文章的“扶贫”,看似繁忙,实则无为。坚持“两不愁、三保障”标准,走稳脱贫攻坚步伐,不降低标准、不影响质量,做到有的放矢,真抓实干。脱离实际,盲目“赶工”,结果只会适得其反。 

  跑赢“最后一棒”,着力打造更“强”产业。发展扶贫产业,首先要找对路子,因地制宜,切不可简单粗暴、盲目复制推广。要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和帮扶对象的实际需要,多方调研论证,决定发展方向和产业项目。做好整体规划,应对市场风险,防止扶贫投入的资金、人力、物力打水漂。“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扶贫产业还要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积极引导贫困群众发展生态养殖、文化旅游、电商销售等特色优势产业,鼓励贫困户创业就业,打造特色地域品牌。通过举办展销会、线上直播、线下商超等形式,为农户脱贫增收开辟新途径,把扶贫产业打造成为贫困群众稳定脱贫、持续增收的“绿色银行”。 (文/高华超)

责任编辑:刘胜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