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评线】鲁网网评:为乡村振兴注入更多“驻村力量”
由“全面”到“重点”,因时而变让驻村帮扶“更精准”。乡村振兴,贵在精准。《意见》立足于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历史时期的新任务,在加强基层组织、为民办事服务、提升治理水平三项基本职责不变的基础上,目标、工作重心和要求均发生重大变化。要以差别化选派为重心,紧扣乡村振兴和县域产业发展重点目标,按照先定村、再定人的要求,下好驻村帮扶“精准棋”。定村精准是前提,做到因村派人。要按照《意见》规定的范围,对脱贫村、易地扶贫搬迁安置村进行全盘摸底,确保帮扶力量“分门别类、对号入座”派出去,以满足不同类型村的需要,打好“主动仗”。派人精准是关键,做到科学组队。要结合村情实际,干部专业背景、个人意愿,以政治过硬、工作扎实、群众满意为着力点,把最合适的人放到最合适的村,突出选派的科学搭配、优化组合,做到精准匹配、人岗相适。
从“嵌入”到“融入”,良性互动让驻村力量“融得进”。融入组织融入集体是帮扶带动的前提,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要与村干部形成良好合作互动关系,实现驻村帮扶机制的自然融合。《意见》将派出单位与第一书记和工作队进行责任捆绑,明确将党员组织关系转到村,方便第一书记参加当地的组织生活,同时规定了任期一般不少于2年,确保“下得去、融得进、干得好”。驻村力量作为“空降兵”“外来户”,要迅速融入村两委和各项具体工作中,与村干部处朋友,不当旁观者、不做局外人,在遇事共商、问题共解、责任共担中,真正融入村庄治理共同体,以“自家人”的觉悟最大限度形成干事创业的合力;同时,驻村帮扶是“外援”不是“抢权”,要摆正位置,既各司其职、又通力协作,做到补位不缺位、到位不越位,以“引路人”的角色,当好“润滑剂”,积极营造村庄治理和乡村振兴的和谐氛围。
变“输血”为“造血”,内源发展让驻村队伍“永不走”。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意见》指出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的职责任务之一就是,“推动加强村“两委”班子建设、促进担当作为,帮助培育后备力量,发展年轻党员,吸引各类人才”。打造“永不走的工作队”,就要健全“造血式”驻村帮扶机制,打破不必要的“条条框框”,形成内生力量与外部帮扶的最大合力。要就地取材,建强村“两委”班子,以“过了一山再登一峰”的担当,真正成为乡村振兴的“排头兵”“领头雁”。要广开贤路,聚天下英才。拓宽选人视野渠道,打破部门、行业、体制等壁垒,突破地域、身份、专业等界限,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要搭建平台,厚植人才沃土。栽好梧桐树,方能引来凤凰栖,要下“绣花功夫”做好“育”的文章,让“归雁”既能引回来、也能留下来,以“流水的”第一书记和工作队,锻造铁打的“驻村营盘”,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驻村力量”。(文/黄绍增)
- 驻村干部:欲兴乡村先养“三气”2023-04-23
- 【地评线】鲁网网评:莫让驻村选调生“打零工”2021-05-24
- 【地评线】鲁网网评:握好“接力棒”,乡村振兴“再出发”2020-12-29
- 博士当扶贫干部,并非“大材小用”2020-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