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评论频道 > 论见 > 正文

常态化疫情防控下“心理保健”不可或缺

2020-05-15 11:00:00 来源:鲁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评论投稿邮箱:pinglun@sdnews.com.cn

  “要继续指导做好治愈患者康复和心理疏导工作,督促落实常态化疫情防控举措,外防输入、内防反弹,要毫不懈怠抓好各项工作,巩固疫情防控成果,决不能前功尽弃。”习近平总书记在5月6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时作出强调。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不仅是对公共卫生的挑战,也是对民众心理的挑战。疫情防控不仅是一场生命教育,也是一场心理教育。当前,在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也要重视疫情给民众心理健康带来的影响,突出重点、区别情况,做好心理疏导服务,保障心理健康。

  疫情防控期间,一线医务人员长期在高风险、高压之下工作,因为目睹了许多紧急场面,同时也会因为自己无法救治更多的患者而产生无助感,间接导致了各种心理问题。有研究表明,非典期间一线医务人员三个月内的创伤后应激障碍发病率为8.33%,一年内的发病率为8.92%,病程至少持续1个月以上,有的人可长达数月或数年。新冠肺炎疫情过后,一线医务人员出现创伤后应激障碍、情绪障碍等一系列心理问题的风险较大。

  疫情过去,往往是病逝者家属哀伤的开始。一些人的注意力开始转向内心,“心伤”慢慢浮现,出现过度悲伤、沮丧、抑郁、焦虑、失眠等反应,甚至无法面对疫情中的失去。对于这一类人群的心理状况,可从社区角度给予关注。可以通过专项热线、网络线上提供心理咨询,也可以通过线下的个人咨询与团体心理辅导提供较长期的服务,帮助他们尽快走出“心理至暗”时刻。

  随着全面复学,学生群体的作息时间、上课方式、学习场所都有很大变化,复学之后学生们也进入心理换挡期。在此背景下,学校要全面细心观察学生的情绪反应、行为方式,如有很大变化,需及时和学校心理老师联系,并提醒家长在家里需注意的事项。学校还应开展相应的心理活动课程,以提高学生的自我调适能力。家长则要学会倾听孩子的心声,试着理解孩子的情绪,读懂孩子的心理需要。学校和家长应给予更多关注和照顾,可以用不同形式引导孩子,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

  常态化疫情防控下“心理保健”不可或缺。一方面可以避免心理问题的发生,帮助人们重新将精力投入到日常生活中;另一方面也可以“助攻”的方式促使社会秩序重建、经济恢复。随着疫情防控形势趋好,各地各部门要建立心理危机干预预警机制,持续开展心理疏导服务,提高心理免疫力,有效防范和降低社会风险。(文/纪娜)

  

责任编辑:刘胜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