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向发力破解“看病难”
投稿邮箱:lwpinglun@126.com
作 者:刘宏达
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主任马晓伟人民大会堂“部长通道”上说,破解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看病难”问题是我国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健康是人民幸福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唯有聚焦难点,多措并举,同向发力,推出系列改革举措,才有可能破解群众“看病难”问题。
一是构建就医新格局。国家出台宏观指导性文件,各省根据本省实际情况,制定相关规章制度,推行分级诊疗政策,即按照疾病治疗的难易程度分级,不同级别的医疗机构承担不同级别疾病的治疗,其目标是将大医院承担的一般门诊、康复和护理等基本医疗服务分流到基层医疗机构,最终形成“健康进家庭、小病在基层、大病到医院、康复回基层”的就医新格局。
二是提升县级诊断力。提升县市区医院能力是提高县域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实现病人看病不出县的关键。各地卫生主管部门要按照有关要求,进一步完善本县市区医院诊疗科目设置,强化核心专科建设,打造优势专科,重点提高肿瘤、心脑血管、感染性疾病等诊疗能力,推动有较高服务能力和管理水平的县市区医院达到三级医院服务能力要求,力争让病人90%的疾病能够在县域内解决。
三是全民健康信息化。充分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整合抽查抽检、定点监测、违法失信、投诉举报等相关信息,着力构建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建设,推动全民健康信息平台互联互通,进一步推动卫生健康服务模式变革创新和互联网+医疗健康的便民惠民服务。
四是增强基层吸引力。要深入落实国家有关人才政策,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加快学科带头人培养。不断完善“医教协同”机制,要鼓励医务人员在基层机构建功立业,想方设法在工作环境、薪酬待遇、专业发展、维护就医秩序等方面创造更好的条件,让医务人员舒心、顺心、安心地为患者服务。
诚然,破解“看病难”是一项系统工程,固然需要多管齐下综合施策。古语云: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因此,只有树立“善假于物”的思维,切实深化医疗改革,才能做到化繁为简、方便群众,从根本上破解“看病难”。
- 读懂“时代楷模”背后的“大”字密码2023-10-23
- 抓实三强促提升 叫响“医”心为民 “保”驾护航服务品牌2023-05-05
- 医保基金必须用好,别把救命钱念成生意经2023-05-05
- 同心同行 牵住疫情防控的“牛鼻子”2022-12-21
- 【地评线】鲁网网评:聚焦改善“小民生”折射执政“大情怀”2021-05-25
- 【地评线】鲁网网评:医保共济暖民心2021-04-26
- 医保账户“共济”,迈出改革理想出路2021-04-09
- 鲁网短评:用一“臂”之力,织就健康保护网2021-04-07
- 青年干部的“十四五”规划2020-11-23
- 【地评线】鲁网网评:让一线人才成为脱贫攻坚“生力军”2020-1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