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让扶贫材料遭遇“糊墙”的尴尬
投稿邮箱:lwpinglun@126.com
作者:张莹
近日,笔者所在县的一个工作群里发了一则通知,要求各乡镇工作人员领取宣传资料,并张贴到贫困户的家里。有一位扶贫干部在群里戏谑道:“贫困户说家里墙上贴的全是宣传材料,显得暖和多了,因为墙体多了一层。”很多同事都被这个笑话逗笑了,但仔细一想,这似乎并没有那么好笑。
笔者在与一些扶贫干部私下交流的时候,很多扶贫干部话里话外都透露出了一丝无奈之意。扶贫工作涉及到的部门很多,但大部分都不是派专人向贫困户讲解所涉及的政策,而是将所要宣传的政策、事项等印成海报、宣传单,街道上贴、村委会贴、贫困户家里贴,贴完还要“合影留念”,作为工作落实的证明。一张张宣传材料出现在贫困户家中的墙壁上,各部门之间的宣传材料又不允许互相覆盖、重叠,于是贫困户家中的材料越贴越多,成为了“糊墙纸”。
宣传政策的目的是让贫困户详尽地了解自己所享受的优惠政策,这不是简单地将内容印成纸质版材料张贴公示就可以的。现实中,很多贫困户是目不识丁的老人、残障人,弄张材料贴墙上,就能代表他们看懂上面的文字了吗?还有很多贫困户本身就消极懈怠,整日“等着政府送小康”,这样的又能主动去了解党和国家的政策吗?如此一来,扶贫宣传材料难免会成为“糊墙纸”。
很多地方在迎接上级扶贫检查之前,派扶贫干部走访贫困户,其中有一项工作就是检查贫困户墙上的资料是否齐全,不齐全的还要补充;有的甚至还要安排专人教贫困户“说话”。至于检查组也是如此,看到贫困户家中贴的满满的宣传材料,与早就安排好的贫困户座个谈,检查就完成了。说到底,出现这种情况,与布置工作官僚主义、落实工作形式主义、检查工作教条主义是分不开的。
避免扶贫材料成为“糊墙纸”,就要跳出官僚主义、形式主义、教条主义的坑,需要扶贫干部用心帮扶贫困户,也需要检查组恪尽职守,筑牢检查的“高压线”。
- 【地评线】鲁网网评:致敬“火锅逆行者”2020-12-16
- 【地评线】鲁网网评:为群众搭建起通往企业就业的桥梁2020-12-02
- 巩固脱贫成效 还需戒骄戒躁2020-12-02
- 【地评线】鲁网网评:“清零”更要有“归零”心态2020-11-25
- 【地评线】鲁网网评:对扶贫干部问责不能仅听一面之词2020-11-17
- 【地评线】鲁网网评:“S卡”扶贫干部请就位2020-10-21
- 【地评线】鲁网网评:专项约谈助干部补短板促攻坚2020-10-14
- 【地评线】鲁网网评:实干奋进,擘画“十三五”脱贫恢弘画卷2020-10-10
- 【地评线】鲁网网评:勇开“顶风船” 决胜脱贫攻坚战2020-08-27
- “真正沉下去”才能与群众“真正在一起”2020-0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