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评论频道 > 论见 > 正文

传承与发扬让传统文化回归

2017-03-06 17:10:00 来源:鲁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评论投稿邮箱:pinglun@sdnews.com.cn

  投稿邮箱:lwpinglun@126.com

  作者:杜垚杰

  今年春节期间,一档以古诗词为主题的电视节目《中国诗词大会》迅速走红,用全新的视角和方式,掀起整个社会对传统文化的怀念与实践。(3月5日 央视网)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不可否认,曾有一段时间,因为社会多元化发展对文化本身关注不够,出现过贬低、漠视传统文化的现象,甚至有过以洋为美、以洋为尊的思想,但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文脉底蕴不曾消亡。在今年两会上,传统文化热潮涌动,有关“传统文化复兴”的话题,再次引起代表委员热议。

  改革需要一个“突破口”,同样,传统文化回归也需要一个“切入口”。《中国诗词大会》栏目中一句句优美的诗词点燃了许多人的情怀。让人们突然发现,诗不仅在远方,其实就住在人们的心里。传统文化从“冷”到“热”的转变不仅证明我们有传统文化复兴的基础,而且也彰显出大众对传统文化回归的瞩望。因此,我们要充分利用好“传承”与“发扬”这两个“法宝”,让沉睡在民族血脉中的文化基因再次觉醒,让中华文化之林重新焕发生机。

  基因成就物种,传统塑造国族。文化需要传承,传承是对文化最大的尊重。1900年2月10日,梁启超写下了激扬一代中国人的《少年中国说》,“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富则国富。”而今,梁启超曾寄望中国少年具有的希望、进取、日新、破格、好行乐、盛气、豪壮、造世界、“常思将来”、“常觉一切事无不可为”等气质都在这一代身上依稀看见。扪心自问,忠孝仁义信礼智勇、四书五经、诗词曲赋……传统文化,我们丢了多少,还剩多少?

  以文化人、以文育人,教育是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正如全国政协委员、民进中央副主席朱永新说的那样,优秀传统文化就像一颗又一颗珍珠,遗留在岁月的河底。“只有运用教育这根主线,我们才能将打捞起的珍珠重新编织为美丽的项链,成为传承给后人的真正财富。” 因此,把传统文化教育贯穿教育全过程是“从重要到必要”的关键,要在现有教学内容中加强传统文化内容的渗透和整合,增加深度、拓展广度。

  传承是兑现坚守的承诺,发扬则是为了更好的继续传承。传承好传统文化的同时还要不断将其发扬光大,要把它融入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切不能把“复兴”当作简单的“复古”,把“传承”当作一味的“模仿”。比如,近年来兴起的国学书院、国学培训班要求孩子必须穿汉服、行拱手礼,读古诗要“摇头晃脑”等,这些重形式轻内容的表面文章还是要少做,这样不仅不能让孩子体验传统文化的精髓和内涵,反而会成为学生和家长们的包袱和担子。长此以往,必然会让传统文化与我们渐行渐远。

  礼敬优秀传统文化,植于心见于行。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性格和生活方式。发扬传统文化离不开创新和实践,要充分调动全社会的积极性创造性,创新表达方式,把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和当代价值融入到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爱诚孝仁、崇德向善的伦理观念,比如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民俗事象、口头文学和传统工艺,比如家族代代相传的家风家训……。当今,不少中小学的德育课上将课程内容与传统美德、传统节日等相融合,加深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和理解,就是很好的典范。

  文化是最持久的,最深刻的一种力量。“中国梦”这艘巨轮已经扬帆起航,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回归与复兴必然会为“中国梦”的乘风破浪增添强大动力。

责任编辑:宋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