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评论频道 > 论见 > 正文

新春有凤来仪 铸魂乡村振兴

2024-02-05 18:05:24 来源:鲁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评论投稿邮箱:pinglun@sdnews.com.cn

  齐鲁大地,国潮涌动。菏泽单县彩灯古韵,身着古装夜色徜徉,仿佛梦回唐朝;淄博高青黄河大集,物阜民丰,民间才艺好戏连台;俯瞰千年古城聊城临清,运河两岸商铺林立,熙熙攘攘,张灯结彩。文旅融合、“村晚”直播、非遗绝活亮相……近日,山东乡村文化旅游节在省内多地同时启动,为全国人民奉献乡村精神文明的盛宴。

  忠孝信义、勤俭持家、顺天应时……人与人之间守望相助,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和道德规范,植根于乡土社会,源于乡土文化,塑造文明乡风、良好家风。在临沂市的刘湖村,一条街巷让来往的游客驻足停留,肃然起敬。只见镌刻着“奋发进取 永不自满”“心怀家国 勤勉慎独”等家风家训的牌匾展示于各家门前。就是这样一条不到百米的街巷,先后走出了九名博士,让“博士巷”美誉传遍四方。乡土文化,在潜移默化中形成了共同的乡规民约、道德规范、价值观念,以其独特的审美创造和精神创造,成风化人,润物无声。

  几千年来,广大乡村孕育并守护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深沉而厚重。进入新时代,这些“遗珠”民间的文化瑰宝正以文旅融合、网络直播等喜闻乐见的方式向世人展现,在守正创新中迸发出强韧的生命力。近年来,政府、市场、村集体多方发力,广泛组织优秀文艺作品进农村,加强文艺培训辅导进社区,注重培养乡村文化能人,完善基层文化设施条件,不断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激发乡村文化供给的内生动力。“村晚”“村戏”从栏目征集到活动彩排,由村民自主组织策划,鼓励人人参与,让传统与时尚交织,涵养文明乡风,铸魂乡村振兴,共同唱响移风易俗、喜庆祥和的中国年。

  筑巢引凤栖,花开蝶自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文化遗产更是乡村振兴的聚宝盆。文物古迹催生古镇经济,让打卡乡村民宿成为旅游必选项。当非遗技艺与网络直播“双向奔赴”,不仅推动了传统文化的活态传承,更是打破空间壁垒,抓住消费者和投资者的眼球,将网络流量转化为农产品的销量,在乡村和企业之间架起一座双赢互利的鹊桥。此次山东乡村文化旅游节紧抓乡村新产业新业态,依托文旅资源优势,拓宽电商推介渠道,发展乡村休闲旅游,增强乡村文化体验,加快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让全产业链增值收益惠及农业农民。

  乡村文化建设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必由之路,已上升至国家战略的重要一环。要把对乡村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开发利用有机结合起来,在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助力实现乡村振兴。新春有凤来仪,铸魂乡村振兴。来山东,过大年,山东乡村文化旅游节等你来!(文/赵衍林)

责任编辑:罗 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