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评论频道 > 论见 > 正文

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

2016-07-04 15:22:00 来源:鲁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评论投稿邮箱:pinglun@sdnews.com.cn

  邮箱:lwpinglun@126.com

  作者:李丁乔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建党95周年大会上强调:“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就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不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文化自信”首次与“三个自信”同时并列提出来,由“三个自信”拓展到“四个自信”。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这“三个自信”在我看来,是特指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实践中总结和探索出来的结晶,具有中国特色的道路、理论和制度,是中国和中华民族历史上的创新,是人类发展史上的创新。这“三个自信”是我们开辟未来发展之路的根本基础,也是确保中国又快又好发展的根本保障。事实也证明,只要我们坚持“三个自信”,就能毫无畏惧面对一切困难和挑战,创造新的奇迹。“人生自信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万物的变迁,我们又面临多极化的发展格局和多元化的思想碰撞,如何坚定理想信念,如何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中坚持道路不变、理论不变、制度不变,如何提高党的凝聚力、向心力、战斗力和影响力,紧密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一起促进发展、推动进步。要抓住这些问题的关键点和共同点,那么就是中华民族的民族文化。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大会上强调:“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基础、广泛、深厚,这三个对民族文化的描述词,是对民族文化的作用和特点的准确把握。民族文化中华民族发展是基础,同时具有广泛性和深厚性的特点。抓住民族文化这个中国发展的关键核心,就等于找到了中华民族团结和发展的关键核心。把民族文化建设纳入党的执政理念和作为党的执政根基,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民族文化的尊重、传承和弘扬。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族文化,无疑是凝聚民族精神、展现时代精神、壮大中国力量的强大武器。

  中国是世界人民公认的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中国的四大发明为人类文明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5000多年以来积淀的民族文化更是中国人、中华民族最大的骄傲资本,这种有形和无形的资本是基础的、广泛的、深厚的,是其它民族和文化所不能取代的。民族文化让我们骄傲、自信、活力,民族精神是中华儿女的精神源泉。

  在2015年的最后一天,习近平在办公室发表新年贺词,细心的记者们发现,在他办公室的书架上,摆满了《诗经》《宋词选》《智囊》等中国经典名著,几乎在每一次重要的讲话中,习近平都会引据民族文化的经典。可见,总书记对于民族经典文化的崇尚和尊敬,是国人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的先进榜样。孔子学院办到世界各地,也让中国文化走出国门、走向世界,成为世界认知中国、了解中国、解读中国的最重要渠道。

  “文化自信”的提出,标志着中华民族文化将被视作党的执政理念写入党的发展史册,成为各级党组织、党员领导干部和广大党员的基本遵循,也必将成为党员作为提升党性修养、提高综合素养的重要法宝。“文化自信”体现党对民族文化建设发展的重视,体现党对人民主体地位的尊重,体现党团结服务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宗旨。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民族文化,是党和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进程的必然要求,是探索从严管党治党的内在要求,是团结和带领广大人民群众一起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民族文化是我们共同的价值取向和精神追求,民族文化好比汪洋大海,胸怀天地、大义无私、包罗万象,是民族发展的坚实基础,是凝心聚力的广泛基因,是勇往直前的深厚底蕴。从“三个自信”到“四个自信”,我们相信,必将为党和国家的事业发展带来更强大的力量源泉、更深厚的精神支撑、更蓬勃的生命迹象!

责任编辑:宋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