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评论频道 > 论见 > 正文

“体制外”招录,是国考的一大进步

2015-10-14 16:51:00 来源:鲁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评论投稿邮箱:pinglun@sdnews.com.cn

  投稿邮箱:lwpinglun@126.com

  作者:刘彩艳

  记者昨天从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官方网站获悉,2016年度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考试录用公务员工作即将开始,120多个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单位计划招录2.7万余人。而2016年“国考”最显著的一大变化是,仅面向体制外的社会人员招录,体制内公务员不能参加。 (10月14日扬子晚报)

  2016年度的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首次仅面向体制外人员进行招录,对于基层在职公务员来说,则要通过“遴选”这一渠道进行选拨。可以说“遴选”和“公考”这两大公务员录用渠道从此泾渭分明,各有渠道,“双通道”的分别选拨任用,在国考上是一次进步。

  首先对社会人员更加公平。许多在职公务员在工作经验上,招录条件上更具有优势,况且在公务员考试上有过成功的经验,绝对是强有力的竞争对手,对于应届生和一部分想进入体制内的社会在职人员来讲,不仅仅意味着报考人数基数大,也意味着考录成功的几率低。而且更多基层公务员的“上位”,仅仅是公务员队伍中内部人员的调换,没有新鲜血液的加入,换汤不换药,很容易给社会产生一种“世袭”的印象,和国家公务员招聘选拨的初衷相违背,同时也加深了社会人员的考录挫败感。而此次分开录用的“双通道”,将在职公务员和社会人员区分开来,井水不犯河水,泾渭分明,对两方尤其是社会人员来讲是福音,体现了社会公平。

  其次,单独招考基层公务员有利于避免层级和地域之间的人才“虹吸效应”。俗话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许多基层公务员只是将基层作为跳板,实行“曲线救国”的路线。在考取公务员之后,骑驴找马,一有机会,便会参加考试,往高层机关和发达地区、中心城市走,造成基层人才的缺失,虽然国家有必须在基层服务满五年方可流动的规定,但在前途面前,又有那个基层政府愿意去阻挡人才的进步呢?这种“虹吸效应”“基层跳板”,对于基层机关工作开展和地区发展十分不利,同时,对基层的公务员招录管理工作也带来了困难。而“遴选”这种选拨考试,对考生要求比较高,他们必须在基层工作表现优秀才可以参加,而不仅仅是高分就可以抢到机会的。因此,用“遴选”来锁定基层公务员向上流动的渠道,可以使公务员在单位相对稳定地长期工作,对于有更大的抱负者,“表现优秀”则可以“倒逼”这些有志之人,在基层的工作岗位上努力工作,做出业绩,对地方上也是福音。

责任编辑:宋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