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评论频道 > 论见 > 正文

理性对待市民“骂声”,体现市长胸襟

2014-11-24 17:11:00 来源:鲁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评论投稿邮箱:pinglun@sdnews.com.cn

  投稿邮箱:lwpinglun@126.com

  作者:林溪 

  在众多网友中,有一位名叫“大花猫”的网友向郑州市长发出了一封公开信,希望市长能够铁腕治霾,更言辞犀利地指出普通市民对市长和政府对雾霾的治理很不满,“许多人都在埋怨你,指责你,谩骂你”,引发了网友的极大关注。(网易 11月23日)

  大家对网友“大花猫“向郑州市长发出的公开信中的内容都深有体会,APEC”蓝一走,我们又回到了“十面霾伏”的状态,北京、河北、山东等北方多地区的PM2.5都接近爆表,网民、市民牢骚满腹、抱怨频出,认为是政府治霾不力,在此背景下,才有了《致郑州市长马懿的公开信》。当然,随着此信的公开,郑州市长“被骂”立即成为民公众街谈巷议的热点,而郑州市政府相关负责部门的态度更是引起了广大市民的期待。

  当然,这封公开信写的言辞恳切、真实,对当前雾霾严重,治霾不利写的很到位,同时也代表了全体市民的心声,没钱可以少花,没肉可以少吃,但空气质量的好坏确实影响着全体民众的身体健康,治霾问题刻不容缓。市长就是一个城市的大家长,如果在城市建设、规划涉及到和市民的切身利益有关的问题,当然会去找政府部门,去找市长。在市民的心里,市长是市民选举才产生的,应当代表市民的最高利益,也应当能听进市民的意见和呼声。

  郑州市政府相关负责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老百姓提点意见,我们虚心接受。发点牢骚,就是骂骂我们又怎么样?把工作做好就行了。一个领导、一个政府部门如对待群众的牢骚话甚至骂声,体现出的是政治品质和胸襟。

  国家总理李克强同志曾说过,对于群众说的话,不管愿意听的还是不愿意听的,我们都要听。如果一个领导干部心里装着的是群众,牵挂的是群众的利益,那么就会认真对待群众的牢骚话,从群众的不满和牢骚中发现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提高干事创业的热情。如果一个领导心中没有群众,不能正确认识自己的身份和使命,不把民生事业放在心上,而是一心为自己谋私利,只会把自己当作官老爷,高高在上,对待群众的牢骚甚至“骂声”当然不会心平气和,理性对待。甚至把群众反映的问题当作冒犯自己的官威。

  一个容得下市民的指责,批评甚至漫骂,一个能摆正自己位置,明白自己的职责的市长才有可能成为一个好市长,人民的好公仆。出了问题,遮遮掩掩,习惯于悟盖子,甚至把市长的权威当成作威作福的资本,如果谁说出对自己不利的语言,动辄跨省追捕或拘留市民,打击批评者,则与暴君无异。

  市民之于政府、之于官员,尤其是市长这样的父母官,是因为有所期待,才会有批评。要知道,比没有人骂更可怕的是“没有人认识市长”。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国将有越来越多的人进入城市,由农民变为市民,市民化浪潮不可逆转,整个社会的重心将在市民而不在市长。在此情况下,无论是市民还是市长,还是一般的官员,都应该习惯于这样一种批评和被批评的常态,也只有这样,通过市民与市长之间的沟通与交流,才能推动城市环境的改造,也只有干群之间建设良好、和谐的关系,才能推动整个社会的良性发展。

责任编辑:宋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