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精神要留存到生活中
评论投稿邮箱:pinglun@sdnews.com.cn
一场地震在一段时间内是关注的重点,一段时间之后,在灾区重建之后,总会恢复平静。而在一个风险社会,各种天灾人祸越来越多。这些天灾人祸可能没有地震那么震撼人心,这些天灾人祸可能只是生活中的一个悲剧,一场震动,一个事件。但这依然需要志愿精神来提供温暖。
如果,人们只是在地震来临时才爱心满溢,而在日常生活中却无动于衷,袖手旁观,甚至还热衷于讨论是否让座这样的常识问题。这种志愿精神就没有那么真实,甚至可以说没有那么理性。而这对于社会来说,显然是一种伤害,对于志愿精神来说,也不够全面。我们应该将志愿精神留存下来,留存到生活中。
志愿精神的实质是对公共生活的参与。只要人们觉得自己是个社会人,在社会问题来临时,能够挺身而出,这样的人就是志愿者。志愿精神也不是多么崇高的品质,而是现代人的一种自觉,既然生活在同一个社会中,就应该有同舟共济的精神,就应该像个公民一样关注他人,帮助他人。只有志愿精神能够保留下来,并传递到日常的生活中,成为一种思维习惯和行为习惯,我们的公民意识才能更集中体现,我们的志愿精神才能发扬光大。(山东商报李劭强)
责任编辑:宋莉
- 鲁网论见:见证重生 致敬祖国2021-05-13
- 心有猛虎,细嗅蔷薇2020-05-12
- 铭记灾难,牢记使命,自强不息2018-05-11
- “春风吹又生”的骨子里是坚韧的中国力量2018-05-09
- 能准确预报地震了,也就能准确预报不地震了2017-08-14
- 有一种感动叫做“九寨有难八方支援”2017-08-10
- 不要盯着课文的“假”而忽略其实质价值2017-03-21
- 患难见国力,为中国政府点赞2015-04-28
- “养狗防地震”是怎样的危机公关2013-05-08
- 既要应急应变,也需把握长远2013-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