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诚评|从“散珠”到“链群”:19条链撑起山东经济“硬脊梁”

2025-08-29 16:21:55 来源:鲁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评论投稿邮箱:pinglun@sdnews.com.cn

  编者按:心存希冀繁星。追光而遇,沐光而行。聊城市委网信办与鲁网合力打造网络评论品牌栏目《聊诚评》,1月4日起推出《聊诚评·星光计划》栏目。通过温暖人心的笔触,倾听大众的声音,传播你我的声音;以小切口、微镜头,汇聚点点星光,唱响时代旋律,弘扬主流价值观、传播正能量。

  从青岛城阳轨道交通产业园的齿轮咬合,到威海光威复合材料托举国产大飞机升空;从烟台蓬莱风电基地的叶片转动,到济南人工智能产业园的代码跳动——山东19条标志性产业链,将散落的产业“珍珠”串成璀璨“项链”,成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筋骨”。如今这19条链上3.6万家规上企业贡献全省九成以上营收,上半年“千项千亿”项目新增产值2576亿元,正是“筋骨”强健的生动注脚。

  让产业链站得稳,政策“托举力”是关键支撑。产业升级既要企业往前冲,也需政策扶上马。今年5月山东为人工智能产业链送上“全周期礼包”:市场对接有“供需会”搭台,研发攻关有“创新补贴”托底,人才引育有“公寓+入学”兜底。截至目前,全省已为19条链解决技术、市场难题420个,出台27项专项政策。这些政策像精准的“脚手架”,既给链上企业松绑减负,又为产业链补位护航,让每个环节都能在良性生态里顺畅运转。

  让产业链走得远,链主企业“引领力”是核心动能。产业链不是简单的企业堆砌,得有“领头雁”带飞。青岛中车四方一“振翅”,240家配套企业扎堆城阳,轨道交通产业链成了“抱团前行的雁群”;山东重工一“发力”,带动2500多家上下游企业协同,从汽车到氢燃料,四大链上“长”出10多家“隐形冠军”;威海光威牵头60家规上企业织密网络,产品从“车间货”变成C919和火箭的“高端配”。这些链主企业是产业链的“主心骨”,带着中小企业从“各自为战”变“集团冲锋”,让产业链有了抱团突围的底气。

 让产业链长得壮,补链延链“整合力”是重要抓手。产业链强不强,看的是“链条全不全、环节硬不硬”。过去山东部分产业有“断珠串”的尴尬:有零件缺整机,有制造缺服务。如今瞄准“补断链、拉长链”发力:风电装备领域,烟台蓬莱、威海乳山等建起三大基地,远景能源、中天海缆等龙头聚集,从“制造端”到“服务端”的全生命周期链初具雏形;泰安打造“储能之都”,千万千瓦级项目落地,让新能源产业链有了“稳定器”。补全的是关键环节,拉长的是价值空间,产业链就此有了“完整骨架”。

  从“链起”到“链强”,19条标志性产业链正在重塑山东产业基因。它们既是传统产业升级的“传动轴”,也是新兴产业突围的“冲锋舟”。当政策托举、链主引领、补链延链形成合力,这些“筋骨”必将更加强健,推着山东经济在高质量发展赛道上跑得更稳、更远。(文/王鹏)

责任编辑:崔永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