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诚评|夏日古城唤醒千年脉动:山东文旅的顶流“出圈密码”

2025-08-15 17:03:36 来源:鲁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评论投稿邮箱:pinglun@sdnews.com.cn

  编者按:心存希冀繁星。追光而遇,沐光而行。聊城市委网信办与鲁网合力打造网络评论品牌栏目《聊诚评》,1月4日起推出《聊诚评·星光计划》栏目。通过温暖人心的笔触,倾听大众的声音,传播你我的声音;以小切口、微镜头,汇聚点点星光,唱响时代旋律,弘扬主流价值观、传播正能量。

  当落日为古城墙披上金纱,古城灯笼次第亮起,山东多地古城的夏日正上演着传统与现代的奇妙共生。让古城夏日“活”起来,需要“历史感”与“烟火气”的双向奔赴。在“十大产业”振兴规划指引下,山东正通过文旅融合撬动消费升级和民营经济发展的新动能。

  油纸伞下撑起的“月光经济”:夜游经济要有温度

  当青石板路映着灯笼暖光,游客指尖划过斑驳砖墙的刹那,正是历史记忆与消费场景的共情时刻。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融合,让沉睡的文物成为“会讲故事的夜班导游”。青州古城的“油纸伞非遗展”成为打卡热点。300把手工油纸伞悬挂在明清古街上空,配合潍坊风筝艺人的夜间表演,带动周边茶馆、民宿营业额提升。这背后是山东民营经济的活力迸发,当地30余家小微企业联合成立古城夜经济联盟,共同开发非遗体验项目,创造灵活就业岗位。夜经济不是简单的亮化工程,而是培育消费新业态的重要抓手。

  绿豆汤中品出的“消暑哲学”:地方小吃要有故事

  真正的传承不是复刻历史,而是让历史成为流动的盛宴。用“美食+文化”打造文化IP,由90后创业团队打造的济南曲水亭街“泉水消暑铺”项目,用章丘铁锅现熬绿豆汤,盛在龙山黑陶碗中,附赠老济南方言明信片,日均卖出上千份。不仅带动了章丘铁锅、龙山黑陶等传统工艺的复兴,更用美食传递城市的记忆与温度。山东民营餐饮企业正在掀起“新派鲁菜”创新潮,新增非遗餐饮相关市场主体上万家,贡献就业岗位上万个。这种“小餐饮大产业”的发展模式,正是山东促进消费升级、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缩影。

 青砖缝里长出的“新枝桠”:古老建筑要有活力

  在保护中创新,让历史空间融入现代生活。从文化契合度、功能适配性、收益可持续性三个维度,为老建筑改造提供科学依据。即墨古城的“金库遗址”改造项目,外墙上二维码讲述晋商历史,内部改造成胶东非遗直播间,周末举办即墨老酒调饮体验课。在政府引导下,当地民营企业投资3000万元,将这座明代建筑打造为文创综合体,年接待游客超50万人次。这是山东民营资本参与文物保护利用的新趋势。这种创新实践既守住了文化根脉,又为民营经济发展开辟了新空间。

  古城夏日的蝉鸣从未改变,改变的是听蝉的人。当Z世代开始用Citywalk丈量古城脉络,用AR技术寻找碑刻故事,古老城墙与现代商业文明相遇,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一座座古城的复兴,更是一个经济大省在高质量发展道路上的坚定步伐。山东文旅,既要读懂千年的碑刻,也要把握时代的脉搏。(文/张丽松)

  

责任编辑:崔永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