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诚评|看小链条转动山东好品的大产业
编者按:心存希冀繁星。追光而遇,沐光而行。聊城市委网信办与鲁网合力打造网络评论品牌栏目《聊诚评》,1月4日起推出《聊诚评·星光计划》栏目。通过温暖人心的笔触,倾听大众的声音,传播你我的声音;以小切口、微镜头,汇聚点点星光,唱响时代旋律,弘扬主流价值观、传播正能量。
日照岚山港码头,万吨货轮鸣笛启航,而集装箱内0.08毫米厚的“手撕钢”泛着银光,比A4纸更薄——这批产自昱岚新材料的钢带,即将跨越重洋奔赴欧洲。车间里,工程师指尖轻点,六组轧机将3毫米钢卷一气呵成压延至极限厚度。传统产业嫁接创新基因,照样长出新质生产力。
老树新枝:传统产业的破界重生
烟台双塔食品的车间里,金黄的豆子正经历一场蜕变。这是一家曾以“龙口粉丝”闻名的企业,如今从废水中提取蛋白肽,变淀粉渣为膳食纤维。一套循环体系串起田间到餐桌,把废水变成有机肥还田,把豆渣化作高端蛋白粉,在这套流水线尽头,蛋白粉罐贴上“好品山东”标识,发往海外保健品工厂。在德州平原,玉米的旅程更富传奇。福洋生物工厂内,每斤1.5元收购的玉米,经深加工“变身”为海藻糖、葡萄糖酸钠,身价跃至每吨数万元,曾经平平无奇的玉米粒作为化妆品里的保湿剂、绿色建材中的添加剂、不锈钢清洗液的核心成分,可谓是一粒玉米串起50国市场,身价翻升数十倍。
链式生长:从“单打独斗”到“生态共赢”
春雪食品的冷链车清晨驶出厂房,装载着直供山姆会员店的鸡肉。从自研饲料配方到212个标准化养殖场,从全链药残检测到7天极速新品研发,形成了一条“田间到餐桌”的闭环,让企业成本低于行业8%,更孵化出烤肠、水产预制菜等新增长极,占据市场一席之地。在沂蒙山区,“苹果面膜”正从博士达集团的产线下线。这是一家曾靠卖农资维生的小企业,如今以富硒苹果深加工撬动高端市场,通过果肉制脆片,果皮萃精华,连残渣都化作有机肥反哺果园,合作社以“四统一”标准联结数千农户,收购价高出市价一截。仅仅一颗苹果的价值裂变,却能映照产业链与共富链的同频共振。
数字筑基:防伪溯源守护“金字招牌”
乳山牡蛎养殖基地,工人将液体防伪码滴在贝壳上。手机扫码溯源,养殖海域、采收时间、质检报告一目了然。这套全国首个牡蛎防伪平台,已为2100万只牡蛎发放“身份证”,推动品牌价值跃至193亿元。曹县汉服企业里,设计师通过跨境电商平台接收纽约客户订单,而如今全球每两件汉服,必有一件产自此地。从家庭作坊到5公里全产业链覆盖,“上午接单、当晚发货”的高效模式,让原创率突破90%。区块链、物联网、柔性制造——数字基因正重塑山东好品的品质护城河。向海而立的岚山港,万吨钢卷烙印“中国制造”驶向深蓝;鲁西平原的玉米地,秸秆在福洋生物车间蜕变成生物基材料;乳山湾的牡蛎带着防伪码跃上粤港澳餐桌——山东产业链的升级故事,不在宏大的数据里,而是在这些泥土与钢铁交织的细节中。
当一粒玉米、一颗苹果、一捆粉丝在创新链上脱胎换骨,当老厂房里诞生全球领先的“手撕钢”,当汉服企业掌握全环节话语权——山东好品牌的答案,就写在这条不断向上生长的产业链上:以坚守夯实根基,以突破打开边界,让每个环节的价值闪光,终成照亮市场的星河。(文/孟庆斌)
- 聊诚评|有朋自“云端”来 “嗨购”山东不亦乐乎2024-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