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诚评|从机械臂到深海心:山东制造用产业链写就“硬核答卷”

2025-08-14 17:23:32 来源:鲁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评论投稿邮箱:pinglun@sdnews.com.cn

  编者按:心存希冀繁星。追光而遇,沐光而行。聊城市委网信办与鲁网合力打造网络评论品牌栏目《聊诚评》,1月4日起推出《聊诚评·星光计划》栏目。通过温暖人心的笔触,倾听大众的声音,传播你我的声音;以小切口、微镜头,汇聚点点星光,唱响时代旋律,弘扬主流价值观、传播正能量。

  当欧洲客户轻点屏幕,几分钟内就让远在万里的微型挖掘机“脱胎换骨”,这场跨越山海的“以旧换新”,藏着山东制造的智能密码;当“湾区伶仃”号在12级风浪中稳如磐石,搏动的“潍柴心”正将深蓝海域化为“移动粮仓”,这抹中国动力的亮色,写满山东制造的硬核底气。从陆地机械的“指尖革命”到深海装备的“心脏跳动”,山东制造正以全产业链的协同之力,在全球市场的棋盘上落下一颗颗“山东好品牌”的关键子。

  智能基因:让笨重机械长出“智慧大脑”

  在山东临工的生产车间,4号线上的自动拧紧装置正以毫米级精度“雕琢”着每一颗螺栓。这些曾依赖人工的关键工序,如今被数字化“铁腕”牢牢掌控,为小型挖掘机的“精致身材”注入可靠基因。更令人称奇的是其全电控技术——无需新设备漂洋过海,国内工程师轻点鼠标,就能通过OTA升级让设备的力量与速度“量体裁衣”,适应从市政工程到果园作业的场景切换。就像给机械装上“智慧大脑”,既能通过数据分析提前预警故障,让设备“青春常驻”;又能远程调校性能参数,让每一次作业都“得心应手”。而这背后,是产业链上下游的默契配合:从本地供应商提供的高精度零部件,到软件企业定制的智能控制系统,再到海外经销商搭建的快速服务网络,“临工”这一品牌的口碑,正源于产业链各环节的“山东品质”。

  破壁之力:在深海写下“中国答案”

  如果说山东临工的创新是“四两拨千斤”,潍柴的突围则是“十年磨一剑”。当大缸径发动机这颗动力领域的“皇冠明珠”长期被欧美巨头垄断时,潍柴300人攻坚团队用十年时间,在没有国内标准可循的荒原上踏出了一条新路——重组法国博杜安公司整合国际智慧,联合省内机床企业攻克精密加工难题,协同高校实验室优化燃烧效率,最终让M55系列发动机从图纸变为现实。

  如今,这颗“中国心”不仅能在深远海养殖工船上扛住风浪颠簸,以毫秒级响应实现“游弋模式”的灵活变速;更串联起一条从零部件铸造到整机装配的完整产业链:潍坊的缸体铸件、淄博的精密轴承、青岛的电控系统……“潍柴”品牌的崛起,带动了一批配套企业成长为细分领域的“隐形冠军”,让“山东造”在动力装备领域形成集群优势。

 市场嗅觉:于细微处捕捉“蓝海信号”

  山东制造的突围,从来不是闭门造车的孤勇,而是全产业链对市场需求的精准捕捉。山东临工为欧美市场设计的挖掘机,让客户站在一个位置就能完成整机保养,在不降低耐用性的前提下“瘦身”减重,这些细节打磨背后,是与海外经销商共同调研的结果;潍柴从数据中心到深海养殖的赛道拓展,离不开对船舶制造、海洋养殖等下游行业的深度洞察。

  从荷兰经销商培训会上的技术详解,到工船交付前四百余项指标一次性通过的底气,“山东好品牌”的口碑,正通过产业链的每一个触点传递:上游企业提供的定制化零部件,中游工厂的智能化生产,下游团队的本地化服务,环环相扣的协同,让“山东造”不仅能“走出去”,更能在全球市场“扎下根”。

  从车间里的机械臂到深海中的动力芯,从单个品牌的突围到全产业链的崛起,山东制造的每一次突破,都在诠释产业链的韧性,就是品牌的底气。当“临工”的智能挖掘机在欧洲田间高效作业,当“潍柴”动力驱动的养殖工船在深蓝海域耕耘未来,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一个个产品的成功,更是“山东好品牌”在产业链协同中以集群之力,书写着中国制造业的“深蓝篇章”。(文/王鹏)

责任编辑:崔永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