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诚评|齐鲁大地春潮涌 民营经济启新程

2025-08-08 16:52:11 来源:鲁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评论投稿邮箱:pinglun@sdnews.com.cn

  编者按:心存希冀繁星。追光而遇,沐光而行。聊城市委网信办与鲁网合力打造网络评论品牌栏目《聊诚评》,1月4日起推出《聊诚评·星光计划》栏目。通过温暖人心的笔触,倾听大众的声音,传播你我的声音;以小切口、微镜头,汇聚点点星光,唱响时代旋律,弘扬主流价值观、传播正能量。

  巍巍泰山见证时代变迁,滔滔黄河奔涌创新活力。在山东这片孕育了商圣范蠡、管仲思想的热土上,民营经济正如春日新芽般蓬勃生长。从胶东半岛的智能工厂到鲁西平原的现代农业园,从黄河三角洲的绿色能源基地到省会经济圈的科创走廊,400万户市场主体正以创新为笔、改革为墨,在高质量发展画卷上书写着新时代“齐鲁样板”的精彩篇章。

 破茧成蝶:创新驱动锻造硬核实力。在济南高新区,华熙生物的透明质酸实验室里,科研人员正用基因编辑技术改写生命密码;青岛海尔卡奥斯工业互联网平台上,数字孪生技术让传统制造焕发新生。山东民营经济以“十年磨一剑”的定力突破“卡脖子”技术,全省高新技术企业中民营企业占比超九成。歌尔股份的声学元件占据全球高端市场半壁江山,天岳先进的碳化硅衬底打破国外垄断,这些“隐形冠军”用技术创新诠释着“鲁字号”企业的硬核担当。

  破局开新:数字变革激活发展动能。当传统产业遇上数字浪潮,齐鲁大地迸发出惊人能量。寿光蔬菜产业集团打造的“蔬菜产业大脑”,通过区块链技术实现从田间到餐桌的全链条追溯;东营石油装备产业集群借助5G+工业互联网,让钻井平台实现“千里眼”远程操控。全省已有2.3万家民营企业完成数字化改造,威海迪尚集团通过3D设计平台将服装打样周期缩短70%,数字赋能正让“山东制造”加速迈向“山东智造”。

  破壁前行:绿色转型绘就生态底色。在黄河入海口,魏桥创业集团的绿色纺织产业园里,光伏屋顶与智能纺机交相辉映,每吨纱线能耗较五年前下降40%;临沂市木业产业通过“园区化+智能化”改造,将边角废料转化为生物质能源,年减少碳排放120万吨。山东民营企业正以“双碳”目标为引领,在新能源、新材料领域跑出加速度。枣庄锂电产业集群产值突破500亿元,济宁新能源商用车基地驶出首辆氢能重卡,绿色转型已成为高质量发展的鲜明标识。

 破题突围:营商沃土滋养发展生态。政府“有形之手”与市场“无形之手”同频共振,催生发展新气象。山东在全国率先推出“一网通办”政务服务,企业开办时间压缩至0.5个工作日;“专精特新”企业培育计划让9000余家中小企业走上“专精特新”之路;“人才新政20条”每年吸引20万青年人才来鲁创新创业。青岛国际院士港、济南科创走廊等创新载体如雨后春笋,政策红利持续释放,让民营经济这片“森林”更加郁郁葱葱。

  站在新的历史方位,山东民营经济正以“走在前、开新局”的奋进姿态,在高质量发展的赛道上加速奔跑。当创新基因融入齐鲁血脉,当数字浪潮激荡黄河之滨,当绿色理念扎根孔孟之乡,这片承载着千年商脉的热土,必将谱写新时代民营经济壮丽史诗,为中国式现代化贡献更多“山东力量”。(文/周兴华)

责任编辑:崔永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