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山东|打造“样板”振兴“乡村”

2020-05-27 16:51:00 来源:鲁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评论投稿邮箱:pinglun@sdnews.com.cn

  近日,《光明日报》刊发题为《努力打造乡村振兴的齐鲁样板——访全国人大代表、山东省委书记、山东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刘家义》的文章。文章中指出,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山东代表团审议时,就推动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作出重要指示。刘家义表示,“我们牢记习近平总书记重托,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以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担当,深入谋划推进乡村振兴的思路举措,坚定不移地把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要求落到实处。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落实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举措,保障重要农产品供给,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今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根据农业农村实际,明确目标任务,加快行动的脚步,全面补齐全面小康“三农”领域短板。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基础。既要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又要把农业结构调活调优、把农民增收夯实夯牢,加快推动农业由大到强战略转变。基层党组织是实施乡村振兴的“主心骨”,必须加强乡村基层班子建设,选好配强带头人。 

  加快“脚步”,补齐“短板”。补齐“短板”,注重环境。我们要注重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分类推进改厕工作,确保实现规范化升级,推动城镇污水管网向农村延伸,确保完成生活污水治理任务。补齐“短板”,注重人才。我们要出台持续性鼓励政策,扩大推行免费农科生政策,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学农爱农,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实人才支撑。补齐“短板”,注重文化。我们要加强高校、研究机构、文化公益服务组织与乡村的对接支持和服务,深度开发乡村文化,让农民成为乡村特色文化产业的受益主体,进一步释乡村文化生产力。 

  调整“结构”,促进“增收”。促进“增收”,端牢“饭碗”。我们要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稳定粮食生产,保证粮食和重要农副产品稳定供给,将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促进“增收”,解决“难题”。我们要从加快推进适度规模化经营和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这两方面发力,采取有效措施,解决农业发展中存在的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促进“增收”,拓宽“渠道”。我们要推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积极探索发展旅游采摘、体验观光等新业态,有效拓展农民增收渠道。 

  分类“施策”,因地“制宜”。因地“制宜”,打造“样板”。我们要培树不同类型的样板,培育一批样板村、样板镇、样板县、样板园、乡村振兴样板示范区等,形成一大批乡村振兴的“样板群”。因地“制宜”,规划“先行”。我们要推动完成村庄布局专项规划,不搞一刀切,按照集聚提升类、城郊融合类、搬迁撤并类、特色保护类等要素划分,做好村庄的分类工作。因地“制宜”,提升“治理”。我们要持续推进软弱涣散村党组织整顿,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以乡村组织振兴来引领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是一项长期性工作,不可能一蹴而就。我们必须把坚持党管农村这一重大原则落到实处,树牢省市县乡村五级书记一起抓乡村振兴的工作格局,确保党在农村工作中始终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强有力的政治保障。我们要注重发挥典型示范引领作用,通过创建美丽乡村示范村、实施美丽村居行动、实施乡村振兴示范区创建、实施乡村振兴工程等举措,搭建一批乡村振兴典型示范平台,带动乡村振兴实现整体提升。(文/明远) 

责任编辑:刘胜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