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万元包找工作,这牛皮吹大了
评论投稿邮箱:pinglun@sdnews.com.cn
眼下正值高校应届毕业生求职季。《人民日报》记者近日调查发现,互联网求职服务平台在给求职者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存在个别平台夸大宣传等问题。
调查发现,一些互联网求职服务平台存在两大乱象。其一,求职培训课程动辄数万元,并宣称保证找到工作。但不少报读课程的学生都发现“没有实质性作用”。其二,打着“付费内推”的旗号,称可有偿“内推”学生去名企实习,至于收费,则“一岗一价”,一些名企的实习费用每月亦高达上万元。然而,一些所谓的“付费内推”纯属子虚乌有。
这些胡乱“吹牛”的平台为何能够屡屡得手?毕业生涉世不深,急于找好工作却又准备不足,是重要原因。所以,要根治上述乱象,也得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方面,要加强监管,加大对求职中介机构违规违法行为的惩处力度,规范市场,维护求职者权益。另一方面,高校培养学生要有“就业意识”。首先,要心中有“市场”。高校要根据市场需求,与时俱进调整专业设置及人才培养计划。其次,要加强校企合作。这不仅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而且有利于搭建权威的实习及就业信息平台。最后,要尽早开展就业指导。比如,开设专门的就业指导课程,课程的内容不仅包括简历的润色、面试的技巧,也包括职业规划、职场礼仪等。当然,“心急吃不了热豆腐”,毕业生自己也得把心态稳住,这样才不会被那些天花乱坠的“牛皮”糊弄了。
责任编辑:宋莉
新闻关键词:毕业生
- 为直播“带岗位”的创新点赞2020-05-19
- 大学生兼职“快递小哥”不算亏2017-03-28
- 为就业而考研,伤不起的何止学历?2017-03-08
- 头份工作不求“稳”又如何2015-01-19
- 高校应善于发现就业市场的“蓝海”2014-05-08
- 读大学是“失败投资”?2013-09-09
- 毕业季成为“烧钱季”的几点思考2013-07-01
- 大学毕业生的第一份工作重要吗2013-06-05
- 大学生起薪低,并不意味着读书无用2013-05-29
- 毕业生为什么找不到工作?2013-0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