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应善于发现就业市场的“蓝海”
高校“扬长避短”,有所取舍地办专业固然没错,但若因此而陷入“闭门造车”的窠臼,与社会、市场脱节,便会带来严重的问题。只有满足用人市场的需求,才能帮助毕业生找到理想工作。
随着高校毕业季临近,毕业生就业问题再度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2014年,我国高校毕业生总数将再度刷新历史纪录,达到727万人,又到了一季“最难就业年”。
然而与“最难就业年”形成强烈反差的是,大连某高校的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105名毕业生还没到毕业,就被北京、天津等地的高端养老机构抢走了一大半,其中最受欢迎的毕业生甚至被三家不同单位“争抢”。在不少毕业生还在为前途迷茫焦虑时,他们在就业市场上却成了香饽饽。
在“最难就业年”里,那些从业人数已经过饱和的热门专业毕业生想要就业,当然困难重重,但对于那些专业指向明确,就业市场尚是“蓝海”(经济学名词,指未知的市场空间,编者注)的毕业生而言,就业就并非难事了。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虽然瞄准的是看似“冷门”的养老服务市场,但是随着中国社会老龄化的趋势日益增强,养老产业体系不断完善,这个“夕阳产业”恰恰成为了青年就业的“朝阳天地”。
长期以来,包括一些名校在内的许多高校,在办学上都有“自我中心”的倾向,只根据自己现有的师资力量来办专业,而很少考虑市场的需要。高校“扬长避短”,有所取舍的办专业固然没错,但是若因此而陷入“闭门造车”的窠臼,与社会、市场脱节,便会带来严重的问题。现在的用人市场是“买方市场”,只有满足用人市场的需求,才能帮助毕业生找到理想工作。养老服务正是一个急需人才的新兴领域,大连的这105名毕业生之所以能成为市场的宠儿,正是因为他们所学的知识切中了社会的需求所致。
我国已经进入了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期。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底,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经达到2.02亿人,2033年前后将翻番到4亿人,平均每年增加1000万人,到本世纪中叶,60岁以上人口将达到峰值4.87亿人,其数量甚至超过了现在美国人口的总和,老年人口占比也将由目前的14.9%上升到34.8%。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养老问题就成了社会的核心问题之一,有研究指出,养老保障、医疗保障和长期照料服务制度,应当共同作为应对老龄化社会的三大基本制度。
而今天,负责培养人才的高校,也需要转变观念,开阔办学思路,尽早开始关注老年人服务这个未来的重要产业,有意识地开设与此有关的专业,这样不仅能促进解决社会老龄化的问题,也能改善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局面。(阎兆伟)
- 爸妈,就送到这儿吧2018-09-26
- 外卖,高校何须一堵再堵2016-12-13
- 如何面对高校生源危机2013-07-31
- “通婚圈”,现实挤压出的理性2013-06-04
- “40人共居一室”折射扭曲的就业观2013-05-29
- 有多少“假就业”缘于高校“逼良为娼”?2013-05-28
- 毕业生为什么找不到工作?2013-05-27
- 清华博士求职难是“利己主义”的产物2013-0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