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就业而考研,伤不起的何止学历?
前不久,2017年考研初试成绩陆续公布,此次报考人数首次破200万。根据中国高校传媒联盟的调查数据显示,来自300多所高校850人的被调查群体中,76.71%的受访者表示已参加过研究生考试或打算考研。事实上,自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高校毕业生逐年增加。由于获得大学教育的人数增加,本科学历者越来越多,其竞争力自然下降,进而追求更高学历。(3月6日《中国青年报》)
考研人数再创新高,宣告考研规模拐点的期待落空,一时间各方面临“学历恐慌”:多数公司把学历当作“硬指标”,毕业生视学历为“敲门砖”,部分学校更是作为“风向标”。愈演愈烈的考研热造成学历贬值,而学历贬值又加剧考研需求,形成学历“越考越不值钱、越不值钱越要考”的恶性循环。
如果学历与能力、素质具有一致性,那么学历贬值是整体教育水平提高所带来的良性降低,折射出教育机会的愈发均等。然而,就业导向催生的考研更像是应试教育,由“香饽饽”变成求职“必备干粮”的学历,究竟还剩下多少含金量?
随着就业凛冬来临,不少毕业生将考研当成避风港,等学成之时迎来就业的“春天”。现如今,非但就业环境没有明显好转,考研反倒成为无法回避的道路。从自由选择到“被考研”,初衷已经悄然转变。之所以如此,既是受“唯学历论”的导向驱使,也是被区别对待的薪酬和评价体系绑架所致。倘若考研不再重视实质,一味地重视学历高低较量,不就等同于让高校沦为毕业生“工厂”,让学识变成了“明码标价”的数据?实际上,功利性考研的影响远不止学历贬值,更多的还有人才资源的浪费。谁学历高就录取谁,看似是毕业生、用人单位、高校的各取所需,实则不过是工具性的实用主义,无益于培养高素质人才,更不用说培育工匠精神了。
对企业来说,唯学历选才是短视的。忽视人才素质、能力培养是对市场竞争力的长线失守。从不少成功的企业家出身来看,企业发展的引航人不乏学历低、学识高的,通过学历将其拒之门外显然是企业发展的损失,更是人才资源的流失。对高校来说,学历导向的人才输出是跑偏的。高校大可不必受制于用人导向而过分担心学生出路,着眼于考研率、就业率数据上的光鲜恰恰反映了对自身教学水平的不自信,甚至会造成人才挖掘、学术探索等方面的断层。作为毕业生,为谋出路的考研是功利的。很多考生没有想清楚为什么考研,对未来缺乏整体规划。考研的动力多来自于家庭期待、同辈影响还有社会压力,以至于考研结束后为投入与收益不成正比而懊悔——这种“赔了功夫又折时间”的选择才更加伤不起。
文/曾政
- 为直播“带岗位”的创新点赞2020-05-19
- 交万元包找工作,这牛皮吹大了2019-11-19
- 大学生兼职“快递小哥”不算亏2017-03-28
- 头份工作不求“稳”又如何2015-01-19
- 高校应善于发现就业市场的“蓝海”2014-05-08
- 读大学是“失败投资”?2013-09-09
- 毕业季成为“烧钱季”的几点思考2013-07-01
- 大学毕业生的第一份工作重要吗2013-06-05
- 大学生起薪低,并不意味着读书无用2013-05-29
- 毕业生为什么找不到工作?2013-0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