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评论频道 > 草根 > 正文

保护个人隐私不能只靠“隐私面单”

2017-10-30 12:32:00 来源:四川在线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评论投稿邮箱:pinglun@sdnews.com.cn
 “双十一”临近,新一波快递配送高峰即将到来。而清楚写明收件人姓名、手机号码和具体住址的快递面单,成为个人信息泄露的源头之一。这一现状或将得到改变。今年以来,顺丰、京东等多家快递企业,陆续推出隐藏寄收件人全名、部分电话号码等个人信息的“隐私面单”。收送件时,快递员需要通过扫描,才能获得完整配送信息。(10月29日《新京报》) 

  从“隐私面单”的形式上来看,确实做到了用户信息的遮掩,快递员需要通过扫描设备,才能看到收件人信息,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保护用户个人隐私的效果。虽然“隐私面单”的使用手续较多,增加了快递员的工作量,但只要操作熟练的话,整体工作效率影响并不大。而且,扫描工作可能会影响配送时间,但“提升了用户满意度”,有利于快递员的业务考评,亦刺激快递员使用“隐私面单”的动力。 

  不过,仅依靠“隐私面单”来防范个人隐私泄露,还是不够的。在以往发生的数据泄露事件中,从快递员手里泄露一般也就几百条、数千条罢了,毕竟单个快递员接触到的用户数量有限,而从快递公司内部泄露的用户数据,则就堪称海量了,说明问题根源在于内部信息安全管理。因此,在“隐私面单”全面推广之际,快递公司要将防范重点,从前端转移到内部管理上,建立完善的信息安全保障机制,避免出现人为盗取、泄露用户数据的情况。 

  现在网络产业发达,细分领域众多,在大数据价值愈发凸显的环境下,各个互联网领域都在收集用户的个人数据,很多网站、APP用户都要提供个人信息,才能正常使用,导致个人信息使用的范围非常广泛。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实际上用户个人信息泄露的渠道也非常多,并不仅仅限于快递行业,从之前曝光的相关案件也可知晓,几乎每个互联网领域都存在用户数据被非法盗取、泄露的事件,动辄就是几十万乃至数亿条信息。 

  而且,在大数据全面应用的当下,用户的网络轨迹都被记录下来,即便互联网企业都采取隐私保护策略,高手依然可以通过蛛丝马迹,诸如用户晒出来的照片、微博信息、机票等内容,在短时间内精准找出用户的个人详细信息。 

  由此可见,在网络时代仅靠企业和个人保护个人信息隐私,几乎就是无法完成的任务,毕竟越来越多的网络服务,都是建立在对用户数据的分析上,才使得用户享受到越来越便利舒适的网络服务。因此,关键之处在于,需要立法明确企业收集用户信息和分析使用的边界,并保障用户的个人信息不被滥用,对违法盗取、泄露、滥用的行为,采取重罚措施,以提高违法成本,来遏制违法行为。
责任编辑:范金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