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评论频道 > 草根 > 正文

让我们对温暖的手写汉字多一份敬畏

2017-10-25 11:26:00 来源:四川在线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评论投稿邮箱:pinglun@sdnews.com.cn

  日常生活中,常常能听到一个词便是“字如其人”,它最早源自汉代文学家扬雄名句“书,心画也”,可以理解为字是作者情感心绪变化的表达和抒发。书法,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经典标志之一。只是,在用键盘打字几乎成为主流的当下,还有多少人写得一手好字?(10月23日中新网) 

  随着移动互联网络的日渐普及,“手写汉字”或“汉字书写”脱离日常生活正成为趋势,青少年汉字书写水平下降已成为不争的事实。教育部2015年在全国七个省(市)进行的一项关于汉字书写水平的调查显示,接受问卷调查的3000多名教师中,有60%的人认为现在学生的书写水平下降或者是明显下降。网络时代,如何化解汉字“书写危机”,重温汉字之美,是一个永远不过时的话题。 

  当前,在大力推行素质教育,尤其是中国已进入新时代的大背景下,学好汉字、写好汉字、用好汉字、宣传汉字文化,可视为关系到民族自尊、民族自信、民族凝聚力乃至民族兴旺发达的一件大事。而把汉字书写重视起来,甚至将其提升到国家文化战略层面,并向全世界宣传推广,无疑具有重要意义。遗憾的是,中小学生乃至大学生的手写汉字,都出现了“荒漠化”倾向。字丑,到底是谁惹的祸?网络当然是“罪魁祸首”之一,可把一切责任都推给网络也不客观,手写汉字不受重视恐怕是主因。 

  不少人可能认为,“汉字”仅是一种交流工具,或是一堆笔画和偏旁部首而已。然而,书写汉字,写的是“根”。汉字不仅是中国人的文化名片,更是中华文化的根。汉字的价值不仅在于记事、交流,其背后蕴含的是“华夏智慧、文化之根”。手写汉字,写的是祖先的智慧,以及有史以来在各项事业上取得的成就。如果书写减少,就是对传统文化的忽视。而科技发展与传统文化的延续并不矛盾,书写汉字恰恰是这个时代不可或缺的文化营养和智慧源泉。无论科技如何日新月异,文化之根绝不能丢掉。哪怕在全球化的今天,汉字书写依然要成为每一个中国人应该具备的基本文化素养。 

  遗憾的,如今对手写汉字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只讲认字,不讲写字,写字缺乏科学性、规范性、系统性,甚至不少老师根本不知道该怎样教写字的问题突出。可见,只有把手写汉字重视起来,汉字才不至于写得很难看。而文字的性质,不是简单地传播信息,或把语言书面化,文字本身就是一个文化标签,也是人文符号。既然如此,就不能千篇一律用机器替代,而是要靠人来体现,否则,就会缺少美感,甚至使人丧失想象力。 

  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中华民族的根。汉字对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也对世界文化产生了巨大影响。“横平竖直写字,方方正正做人”——我们大概从小就知道。汉字绝不仅是一种信息符号和交流工具,它蕴含了五千年的中华文化。因此,要想通过书写汉字使中华文化得到更好地传承和发展,就必须从提高孩子们的书写开始,从提高各级教师的书写水平开始。这对传承中华文明,展现中国魅力,增强文化素养,培养良好品格等,都大有益处。 

  汉字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发明创造。所以,在书写汉字时,一方面要感受汉字的演变之丰富,造型之奇美,内涵之厚重。而另一方面,一定要在书写中开启心智,培养创新力。当然,捍卫手写汉字不是让人人去当“书法家”,倡导汉字书写,其实是对中华文化之根的呵护,以唤醒民族自尊,增强民族自信。由此,让我们远离浮躁,静下心来写好汉字,对温暖的手写汉字多一份敬畏,以使中华文化薪火相传。(作者系四川在线特约网评员)

责任编辑:范金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