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评论频道 > 捕娱 > 列表
  • 国产电影需重拾“工匠精神”

    正是因为“工匠精神”,才造就了西游记、湄公河大案等多部经典之作,而现在国产电影就欠缺这种慢工、精工出细活的“匠人精神”。

    人民网 | 2016-11-03 11:18
  • 对巨野法院官微,吃瓜群众有三问

    每一个刷新吃瓜群众认知下限的官微举动,背后都站着两个替死鬼,一个是来自外太空的神秘“盗号者”,一个是工作人员,包括临时工。

    钱江晚报 | 2016-11-02 13:31
  • 对票房造假要出重拳

    票房造假行为已经在业内“人神共愤”。正所谓“劣币驱逐良币”,票房造假挤压了那些好片的生存空间,扰乱了电影市场正常秩序,不利于影视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广州日报 | 2016-11-02 11:37
  • 评论:金庸起诉江南 合理吗?

    金庸和江南这次对簿公堂,也算得上中国第一次因同人而起的侵权案件,无论如何都会引发学理和法律上的各种讨论和争议。

    北京青年报 | 2016-10-31 10:51
  • 从素人综艺看人生真味

    我们呼唤聚焦素人的文艺作品,更呼唤聚焦素人的精神空间。文艺节目再好,其容量也总会有个限度,更何况,没有了精神的沃土,何来那些高唱《我爱你,塞北的雪》的“王三妮们”?

    光明日报 | 2016-10-28 10:37
  • 美化毒品,无异于贩毒

    毒品危害猛于烈火,每个公民都应当承担起相应的社会责任,不吸毒、不染毒,更不能替毒品洗白、美化。

    人民日报 | 2016-10-26 15:51
  • 金庸诉江南侵权案示范意义大

    社会应该保护原创版权,也应鼓励创意创新,法律在其中的衡量,对一类网络文学产品的“兴亡”有重大影响。

    光明日报 | 2016-10-26 15:29
  • 关注明星离婚并不在于关注八卦

    在这个讲究语言自由的时代,要尊重个体之间的差异。只要没有违背相关的法律法规,任何人的言论自由都应该得到尊重。总是拿各种传统来说事,打着一副“教你做人”的嘴脸,这并不是一个应有的态度。

    鲁网 | 2016-10-21 17:52
  • 影视剧不可“消费儿童”

    童年是塑造一个人价值观的重要阶段,成人基于商业诉求的利用和消费,只会给孩子带来伤害。因此,影视剧翻拍必须要严格把关,不能沦为消费儿童的商业大赛。如果翻拍真如《小戏骨白蛇传》主创所言,“是为了更好地传承传统文化”,为小演员量身定制一部匹配他们成长阶段和心理特征的电视剧,岂不是更好?

    光明日报 | 2016-10-21 10:19
  • 为啥非拿王宝强和科学家比高下

    科学家和艺术家只能以自身的秩序衡量高下,他是一流科学家,他是一流艺术家,都是各自领域的事情。

    中国青年报 | 2016-10-19 14:34
  • 新华社:有明星靠炒作家丑扩大社会影响令人不齿

    今天上午,备受关注的某明星离婚案官司与名誉权纠纷案,在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召开庭前会议,引发大批媒体和群众围观。作为影视明星,把家事当公事,拿炒作家丑来扩大社会影响,实在令人不齿。

    新华网 | 2016-10-19 09:28
  • 《湄公河行动》值得思考的戏里戏外

    几乎每部好莱坞大片也都传递着美国的价值观,怎样精准而有效地传递我们的价值观,《湄公河行动》开了一个好头,值得中国电影人思考。

    广州日报 | 2016-10-10 11:36
  • 谍战剧《麻雀》热播背后:颜值消费已是常态

    不管是今天的李易峰们,还是二十多年前的唐国强,都曾被打上徒有颜值、缺乏演技的标签,之前称之为“奶油小生”,现在叫“小鲜肉”。他们都试图在颜值之外寻找突破,最终向演技派过渡。演技到了,颜值自然是锦上添花,当年的唐国强成功做到了,今天的李易峰们,尚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北京日报 | 2016-10-08 10:18
  • 远离欺世媚俗

    那些“瞒和骗”的伪作,那些只有墨痕而无血痕的赝品,无论暂时取得多么骄人的票房和多高的收视率,在时间这个批评家面前,都将灰飞烟灭。

    光明日报 | 2016-09-27 11:23
  • 优秀编剧何妨登台

    当然,并不是说所有的好编剧都要从演员队伍里产生,但至少使我们明白,编剧的成长本应与演剧密不可分。从演出出发,应是编剧不可缺少的意识。

    光明日报 | 2016-09-27 11:18
  • 林心如、舒淇出嫁,为什么恋爱多年还要结婚?

    先看个故事吧。话说,澳大利亚曾经是大英帝国的罪犯输送地,在1790年,有一只舰队向悉尼港运送了近千名英国罪犯。结果死亡率高达33%,没死的也快被坏血病、虱子、饥饿等恶劣环境折麿死了。

    新浪新闻 | 2016-09-20 13:35
  • “抻面剧”背后是功利和浮躁

    这实在是一股功利浮躁之风。现今的电视剧行业里,太多人想要挣大钱、赚快钱,甚至幻想一本万利。当资本逻辑、商业逻辑过盛,名利摆中间,质量自然就晾旁边了。

    北京日报 | 2016-09-09 09:26
  • 编家谱清门户,郭德纲以为德云社是瓦岗寨?

    徒弟(员工)因为不满合同条款,嫌工资待遇低而离开,算不算“欺天灭祖,悖逆人伦”?在郭德纲看来,恐怕是算的,因为在传统社会,通常情况下,徒弟学成之后,还需为师父免费或低工资地干满三年,而鉴于师徒关系同时还是一种拟父子关系,所以徒弟应该终生为师父所差遣。

    新浪新闻 | 2016-09-05 11:13
  • 德艺双馨入法很有现实意义

    此次电影产业促进法草案中明确写入德艺双馨,是通过法律手段调整社会道德的良好尝试,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要让一些劣迹艺人真正警醒起来。

    法制日报 | 2016-08-31 18:50
  • “特供3D”不过是圈钱游戏

    《谍影重重5》和3D技术的不适配并非个案,实际上,业内人士甚至认为,从创作的角度讲,90%的电影根本不需要拍成3D版。但国内电影市场仍然没有走出“大片=3D”的认知误区,短时间内,似乎也很难跨越一切都要求大投资、大制作的泡沫期。

    光明日报 | 2016-08-29 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