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仁飞:政府应为临时工去标签化买单
前日,福州市一位古稀老人因劝架被城管追打至死。一位网友将此事件上传微博,时至中午就转发过万,引起了网民的极大愤慨。而福州宣传部工作人员表示,打人者系社区协管员,并非城管。据了解,社区协管员并没有编制,而是临时工。(4月10日中国网)
从2012年1月9日广州城管打人事件,到2013年5月9日延安城管暴力执法事件,再到如今的福州城管追打老人事件。每当事件发生后,当地官方的说辞总以“临时工打人”为借口,试图逃避与政府的牵连,以及自身的责任。
在多次事件的影响下,“临时工“也便成了暴力、低素质、欠规范的代名词,而勤勤恳恳的临时工们更是被标签化!但临时工本来就是社会的弱势群体,因希望占有极少部分的社会资源而“战战兢兢,如履薄冰”。这两年,临时工标签化现象愈发严重,他们一次次“被”站在舆论的风口浪尖,形象也是江河日下。
因此,临时工去标签化刻不容缓!政府作为导致临时工被标签的主要因素,应为临时工去标签化买单!
首先,政府应当将错误正确归因。不能将打人的过错往“临时工”身上一推,然后自己“两袖清风”,高枕无忧。哪怕真是城市协管员打人,那么也折射出福州市城管部门的招聘、培训、管理等过程总有一环存在问题,才会导致此事件的发生。
其次,政府应当规范“临时工”的培训和管理。此次事件中,协管员将人打死。而协管员并没有执法权,参与执法就是一种违法行为;协管员仅配合执法人员工作。因而,政府和执法人员对协管人员的管理也都存在漏洞,规范迫在眉睫。
最后,政府应当提高“临时工”待遇,为广大临时工正名。“临时工”是一个正在膨胀的社会角色,在支持社会运行的各行各业中,他们甚至占到了半数。他们一直处于社会的底层,背负着因政府失范而带来的骂名和标签,却未曾抱怨社会的不公。政府应当完善相关制度和法律,提高其社会地位。
作者:徐仁飞
- “临时工”闯祸 再不能开除了之2017-12-15
- “城管打人”问题的关键不在城管2015-07-26
- 曲线救国的临时工2014-05-28
- 一句重启招聘怎解部门临时工月薪300元2014-04-03
- “合同工”司机 可视为反腐晴雨表2014-02-20
- “执法临时工”下岗,谁来补缺2013-11-29
- 清退执法临时工需要统筹设计2013-11-29
- 终结合同工临时工执法须提高行政执法效能2013-11-29
- 清理临时工更要约束执法权2013-11-28
- 不能让“68个西湖水”,成为余姚的“临时工”2013-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