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让“68个西湖水”,成为余姚的“临时工”
截至昨天下午,受强台风“菲特”影响城区陷入汪洋的浙江余姚,城区积水已下降50厘米,但救灾仍存在电力抢修难以开展、排涝困难等问题。面对抗灾不力、反应迟钝的质疑,余姚市委书记毛宏芳表示,由于特殊的天气和地理原因,此次大灾不是通过人为努力、科学调度能马上解决,他们的应急响应没有掉以轻心。(10月11日京华时报)
灾难至此,说什么都没有用,重要的是全力做好灾后重建工作,尽最大可能减少损失。除此以外就是对灾害的反思,总结经验教训,避免类似的问题再次发生,这才是科学的态度。
但从余姚市委书记毛宏芳的回复中,公众似乎感觉不到这一点,有的只是一味的怨天尤人,很难看到当地政府在此次灾害中应承担的责任。不论其强调降雨量过大,相当于68个西湖水,非人力所为,还是“他们的应急响应没有掉以轻心”,其目的都在说明一个问题,此次灾害与政府一点“毛关系”都没有,都是老天惹的祸,政府工作是很到位的,没有任何瑕疵。
成绩不说跑不了,问题不说不得了。面对这么大的灾难,如果说政府一点失误都没有,那是妄说,一个明显的问题是,在救灾物资发放中出现哄抢现象,就说明发放环节存在问题。再说,水也不是一下子就进入到广播、电视台等传播渠道的,群众未能第一时间了解到灾情。反映出信息布不及时,对灾情的研判能力欠缺。
面对这些明显的工作失误不谈,只谈“68个西湖水”意欲何为?无非是想用“68个西湖水”来为自己开责。真是想得美,喝茶水。
其实余姚应对舆论的手法,只不过是以往一些地方政府的翻版而已。路数无非是工作中的问题找“临时工”,自然灾害找“百年不遇”,不同的是,这次余姚又有了新发现——“68个西湖水”。比起“百年不遇”,更有迷惑性,是一种新的障眼法。
面对灾难,人们希望看到的是当地政府的反思,而不是表功卖好,更不是把所有问题都让猜想出来的“68个西湖水”来“扛”,这种做法不但与事无补,反而还会招来民意的更大反弹。